(二)家长方面的原因。有些家长不从自己子女的实际出发,期望值过高;只关心结果,不关心过程,平时放任自流,到时怨天尤人;有些家长不是对子女关心倍至,方法失当,就是过于严苛,或过于娇宠;有的家长因自身文化太低,对子女的学习行为无法监控;有的家长过于强调数学的重要性,强迫子女加班加点学习,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三)教师方面的原因。有的教师专业水平较差,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差错,引起学生的不满,从而失去威信;有的教师教学水平低下,上课刻板无趣,无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有的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经常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甚至讽刺谩骂学生,致使学生讨厌老师,甚至厌恶数学课;有的教师本身的心理不健康,常把在工作、生活、家庭造成的不满情绪带进课堂,甚至迁怒于学生,从而引起学生的反感,产生对立情绪;有的教师过分强调数学的重要性或者过度宣扬学习数学的困难,导致学生产生对数学敬畏感。
三、转化策略
鉴于以上表现和原因分析,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以下一些转化策略。
(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大部分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矿山,见识少、所学知识大部分来源于书本内容,对于生活中数学知识很难理解,因此,大部分学生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作用。另外,家长多数都是文化水平很低,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也不懂怎样教育儿女,甚至对子女说“学那么多干什么,会写字就行了”。针对这一系列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条件,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告诉他们数学的重要性。也可以带他们去做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动,给他们讲生活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懂得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并不是一无是处。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变枯燥为有趣。数学是一门抽象的枯燥的学科,多数学生对学数学不感兴趣。为此,我在教学中一是热爱学生,增加情感投入。以爱心去感化学生,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二是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我在教学中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设计为生动有趣的问题,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转变到为一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三是利用中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三)变“学会”为“会学”。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让学生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标记自己不懂的地方,以便于在上课时,认真听教师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一内容。其次要教会学生听课,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抓重点,做笔记,预习中标记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不足之处,多想多问。再次要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如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类比与联想,抽象与概括等等。
(四)变抽象为形象。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有这样的感觉,反复强调的问题,学生总是记不住,而一联系实际就记住了。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实际情况创设教学情景,尽量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
总之,转变学习数学有困难学生的策略,首先是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学习动力的源泉。而后是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他们常常对新颖的东西感兴趣,对运动变化的东西感兴趣,对相互矛盾的东西感兴趣,对笑话、(本文来自www.2xuewang.com,转载请注明!)幽默故事感兴趣,对美的东西感兴趣,对实验、操作感兴趣,对竞赛和游戏等感兴趣。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中接受新知识。
,初中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和转化策略tag: 工作体会,工作心得体会,工作心得体会范文,汇报体会 - 工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