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学网公文文档中心报告汇报党政报告县委书记在县第十五次党代会上的报告

县委书记在县第十五次党代会上的报告

09-17 13:11:08   浏览次数:995  栏目:党政报告
标签:党政办主任述职报告,党政办公室实习报告, 县委书记在县第十五次党代会上的报告,http://www.2xuewang.com
  (二)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开发优势资源,突破发展特色工业
  要牢固树立工业强县思想,充分认识工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的关键所在。农村农业发展需要工业龙头带动,县乡财政增长需要工业税源,扩大劳动就业需要工业岗位。要集中精力抓好工业项目开发,集中资金扶持工业发展,集中力量推动工业升级,着力打造食品、医药、水电、矿产四大特色工业支柱,快速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以树立绿色品牌为重点,突破发展食品工业。加强商品猪、蔬菜、绿色饮品、绿色林副产品四大类绿色食品开发,鼓励能人办企业,农民建基地,构建绿色食品开发体系。以开发食品精深加工项目为重点,大力扶持“美味佳”公司、“津元春”公司等骨干企业,改进技术装备,扩张生产能力,提高竞争实力,扩大市场份额。围绕“畜牧、蔬菜、饮品、干果”等绿色产品,拓宽开发领域,实现综合开发,建立种养、购销、加工相结合的食品开发合作组织,培育食品加工体系,开发特色优势产品,促进食品加工优化升级。
  以加快新药开发为重点,突破发展医药工业。立足区域药材资源优势,培育药材加工企业,实现药材基地与加工企业的互荣共兴。加大政策激励和政府服务力度,支持县制药厂开发原料药和中间体药品市场,采取兼并、联合、控股、租赁等方式与外地强势企业联合,在植化提取、化学合成生产线的基础上,建成固体制剂终端产品、中间体辅助产品生产线,深度开发葛根素系列产品,完成八宝素等新药产品研发。组建企业科研开发机构,加强与医药院校及科研单位的合作,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体系,加 快产品升级换代,打造XX医药品牌,大幅度提高医药工业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比重。
  以扩大招商引资为重点,突破发展水电工业。大胆探索水电开发新体制,优化水电招商的政策规程,加大对外推介力度,扩大招商引资,引进优质资本实施水电开发。全面推进南江河梯级开发,重点加快双河口、浪河电站建设步伐,加快樟树潭、沙湾、竹叶关等水电站开发步伐,建设以电力工业为主体,融防洪、供水、养殖、灌溉、旅游于一体的南江河经济带。
  以资源开放开发为重点,突破发展矿产工业。坚持开放与开发并重,开发与环保并重,开发与安全并重,发展矿产工业,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创新矿产资源开发机制,采取招、拍、挂的方式将资源推向强势市场,实现资源深度开发。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提高准入门槛,严格监管措施,积极有序地搞好石煤、板石、矾、铅锌、钼等矿产开发。加强矿产资源的加工转化增值,加快发展精洗煤、炭化硅、水泥生产。加大企业的兼并重组,组建矿产开发集团公司,逐步建设特色矿产工业群。
  (三)精心打造“国心”品牌,加强景区开发,突破发展旅游产业
突破第三产业发展,关键在旅游,重点在旅游,难点在旅游。从XX未来五年的突破发展出发,必须把旅游产业放到更加重要的地位,开好头、起好步,逐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要充分认识XX拥有的资源优势、具备的基础条件,特别是鸡心岭“自然国心”品牌的独特天赋优势,坚定信心,下定决心,千方百计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步伐。通过五年发展,达到景区开发初具规模、旅游线路基本成熟、旅游服务提档升级、旅游经济拉动发展的目标。
  今后五年旅游产业发展定位,要立足县内资源,发挥“自然国心、天然氧吧、清凉世界、原始生态、巴山药乡、珍稀植物生长地、特种动物栖息地”的优势,着力开发“国心之旅、休闲度假、极地探险、生态狩猎”等特色旅游项目,形成XX特色的生态旅游品牌。利用周边名胜旅游点,加强区域交流协作,着力打造品牌化的旅游黄金线路。
  打造国心品牌,开发四大景区。打造品牌是特色旅游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立足XX实际,重点打响鸡心岭 “自然国心”品牌,依靠“自然国心”品牌统筹全县旅游开发。开发鸡心岭景区,重点建设国心标志、人行步道、观景亭阁、民俗村、古战壕等景点,着力打造鸡心岭爱国游;开发化龙山景区,重点建设接待中心、探险线路、探险服务项目,打造化龙山探险运动游;开发三道门景区,重点建设串珠潭瀑布、天门洞奇观、生态狩猎场、休闲避暑山庄等景观,打造三道门休闲度假游;开发药王山景区,重点建设农科所药园基地、药材标本馆、药王庙等,打造巴山药乡游;积极着手开发“天生桥”等原始生态旅游区,建成县内环线旅游线路。
  立足区域优势,打造精品线路。发展旅游产业必须加强区域合作和协调配合,形成发展合力,实现旅游联动。要加强与周边省市县的联合,按照“特色差异化、运作一体化”的要求,在规划、交通、线路、营销等方面进行充分协作,联手开发汉滨—岚皋—XX—平利—汉

经典哦 滨巴山精品旅游环线,构建西安—安康—XX—三峡—宜昌—武汉和重庆-三峡-XX-安康-西安旅游黄金圈。
  完善功能配套,提升旅游档次。旅游产业的档次和水平代表地方经济的发展状况,提升旅游档次必须实施经济社会的综合开发,全面推进,重点做到五个结合,即:旅游和生态建设相结合,立足生态发展旅游;旅游和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农家乐”,突出发展乡村游,坚持一个景区带动一片新村,致富一方群众;旅游和地方文化相结合,大力发挥XX秦楚文化和巴蜀风情交相辉映、民俗文化底蕴深厚、药乡文化历史悠久的优势,精心组织旅游节庆活动,丰富旅游内涵,扩大XX知名度;旅游和城镇建设相结合,加快城镇建设,完善旅游接待设施,提高服务接待能力;旅游与南江河保护开发相结合,建立渔业协会,推动渔业与旅游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构建山水田园特色游。
  加强市场营销,扩张旅游经济。依托旅游资源,加强招商引资,培育旅游企业,构建旅游营销的市场主体。坚持政府引导,市场拉动,促成线路合作,强化重点旅游线路的市场推销。打造XX特色的旅游商品,扩张旅游带动能力。
  (四)实施“三个两万人”规划,优化人居环境,突破发展城镇建设
  “三个两万人”的人居规划是对全县人口的合理布局,是我们优化居住环境,全面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的重大举措,要持之以恒地抓好规划实施,实现县城、集镇、新村三级结构协调、布局合理的生态城镇体系,使小城镇成为功能健全、环境整洁,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
  经营城市,建设山水园林县城。按照“山水园林”县城的基本定位,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原则,突出在精致上下功夫,在特色上做文章,努力把县城建设成为青山环抱、绿水环绕,街净路畅、灯火辉煌,亭娇阁秀、廊美楼俊,绿树掩映、丹桂飘香的山水园林城市。要重点抓好十大类项目的争取和建设工作,即:以广场和主干道路立体亮化为主的亮化项目建设,以重点区域市政设施改造为主的美化项目建设,以县城新区和单位小区植树种草为主的绿化项目建设,以县城污水、垃圾处理为主的净化项目建设,以南江大道和客运站(场)为主的畅通项目建设,以广场政务、检务大楼、商住楼和柿子树坪开发为主的安居项目建设,以宾馆餐饮业改造提高为主的服务项目建设,以公园绿化、楼台亭阁等为主的休闲项目建设,以文化一条街、文化中心、中小学基础设施、医疗基础设施为主的文体卫生项目建设,以供水、供电网线改造为主的网改项目建设。通过十大项目建设,拉大县城骨架,扩大县城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县城品位。进一步完善市政设施,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建好“五场”,即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县城停车场、果品市场、蔬菜市场。加强管网整改,实现网线入地,净化县城空间环境。加强城区卫生管理,建立长效机制,争创省级卫生县城。
  提档升级,建设绿色生态集镇。以县城为中心,以钟宝、曾家南北两大集镇为翼体,以平镇路、岚镇路、曙双路、石鸡路四大干线为点轴,形成县城、集镇联动发展的城镇布局。加快推进集镇的美化、亮化、净化建设,提升集镇档次。积极争取和配套项目,完善集镇垃圾、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实行垃圾清运的市场化改革,提高集镇管理水平。开发整合土地资源,适时兼并连接邻近集镇的人口聚集区,有序扩张集镇规模,增强人口吸纳力、产业聚集力,推动农村人口向集镇转移,形成人口相对集中、功能相对完备的新型集镇。
  加强引导,建设特色新村庄。以扶贫开发为载体,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按照“特色产业鲜明、基础设施完善、居住环境优美、家庭生活殷实、村务管理民主、社会文明和谐”的要求建设新村庄。在特色新村建设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路、电、水和信息化的水平,优化农村发展的硬件基础。要进一步加强特色民居设计推广,坚持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统筹房屋的位置朝向、外形内构、院圈厕沼、绿化排水等关键要素,引导农民自主选择住房样式,形成相对集中统一的整体建筑风格。要按照“政府统筹、资金捆绑、综合开发、整体推进”的要求,加快扶贫重点村建设。要加强迁移式扶贫和生态移民工作,搬迁贫困人口1.2万人,使全县贫困人口发生率降到3‰以下,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县委书记在县第十五次党代会上的报告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资料 | 作文大全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