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校本课程《科技综合实践活动》方案,http://www.2xuewang.com
4、三小活动
学生发明创造常用方法有:
(1)加一加
思考方法:可在这件东西上添加些什么吗?需要加上更多时间或次数吗?把它加高一些,加厚一些,行不行?把这件东西跟其他东西组合在一起,会有什么结果?
(2)减一减
思考方法:可在这件东西上减去些什么吗?可以减少些时间或次数吗?把它降低一些、减轻一些,行不行?可省略、取消什么吗?
(3)扩一扩
思考方法:使这件东西放大,或使这件东西的某一部分或几部分扩展,会怎么样呢?
(4)缩一缩
思考方法:使这件东西压缩、缩小;或使这件东西的某部分缩小,会怎么样呢?
(5)变一变
思考方法:改变一下形状、颜色、音响、味道、气味,会怎么样?改变一下次序会怎么样?
(6)改一改
思考方法:这件东西还存在什么缺点?还有什么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吗?它在使用时,是不是给人们带来不便和麻烦?有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吗?
(7)联一联
思考方法:某个事物(某件东西或事情)的结果,跟它的起因有什么联系,能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吗?把某些东西或事情联系起来,能帮助我们达到什么目的吗?
(8)学一学
思考方法:有什么事物可以让自己模仿、学习一下吗?模仿它的形状、结构,会有什么结果?学习它的原理、技术,又会有什么结果?
(9)代一代
思考方法:有什么东西能代替另一样东西吗?如果用别的材料、零件、方法等,代替另一种材料、零件、方法等,行不行?
(10)搬一搬
思考方法:把这件东西搬到别的地方,还能有别的用处吗?这个想法、道理、技术,搬到别的地方,也能用得上吗?
(11)反一反
思考方法:如果把一件东西、一个事物的正反、上下、左右、前后、横竖、里外、颠倒一下,会有什么结果?
(12)定一定
思考方法: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或改进某一件东西,为了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和防止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疏漏,需要规定些什么吗?
附:全国青少年小发明科技作品评选标准
创造性:构思新颖,具有一定的独创性,符合科学道理。
实用性:能够解决生活、学习和生产劳动中的实际问题,给人们带来方便;能够节省时间、人力、物力,可以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制作水平:结构合理,制作巧妙,能较好地体现创造思想。
5、电脑操作
(1)电脑绘画
指运用各类绘画软件或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制作完成的作品,包括主题性单幅画或组画,或者是针对一定目的和用途制作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美术作品。
创作的视觉形象可以是二维的或三维的,可以选择写实、变形或抽象的表达方式。
作品表现形式可以是手绘效果的,即用一定的技术处理手法,用电脑来模拟绘画效果;也可以是图像素材重新组合的,即将自己获取的图像资料进行筛选,挑选出需要的视觉信息进行创作,有意识地表达主题。
(2)电脑动画
指运用各类动画软件,通过角色(原创)绘制、音效处理与动画制作,完成的二维或三维的电脑作品。
作品可以是表现一定故事情节的动画小品,也可以是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多媒体动画节目。
(3)电子报刊
指运用各类文字、绘画、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参照电子出版物的有关标准,创作的电子报或电子刊物。
电子报应该含有(真实或虚拟的)报名、刊号、出版单位或出版人、出版日期、版面数(2到4)、导读栏等报纸刊物所应包含的有关要素。在导读栏中至少有两个以上的栏目设置超级链接。
电子刊物应该含有封面、封底、目录页、(真实或虚拟的)刊名、刊号、主办单位、主编和编委、出版日期等刊物所应包含的有关要素。除封面和封底外应有2到4面正文页,在目录页至少有两个以上的栏目设置超级链接。
(4)网页
使用语言或网页制作工具编制的基于互联网环境的,阐释某个主题或传递某些信息的作品。
(5)程序设计
以各种计算机程序语言编写的具有较为明确的设计思想、贴近作者学习生活的程序软件,或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各学科知识的小游戏软件。
六、实施措施
1、设置机构
为加强对科技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学校专门成立由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年级组组成的科技活动领导网络并明确责任。
2、制度保证
学校不定期地召开各种研讨会,推进特色活动进程。各年级组定期召开研讨活动,讨论解决课题开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导教师间还应随时对所遇问题进行交流、协商。
3、加强培训
人人都是科技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为了提高活动的成效,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实行“团体指导,协同教学”,提高全体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的能力,激发教师参与科技综合实践活动的热情。
4、完善设施
为了保证科技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在资金上给予保证,根据需要添置相应的设施和器材。
5、成果展示
为了展示学校科技综合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
(1)学校每两学年举办一次科技节,与区科技节隔年进行。
(2)学校建立科技成果展示室,定期组织师生学习、参观,接受科技熏陶、教育,激励全校师生发明、创造热情,取得更大成绩。
七、评价方法
校本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评价应以主体性、过程性、形成性和发展性评价为主,它应根据学生在科技综合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和表现状况,对其优点、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进行多样性地评价,关注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中的个别差异。强调评价的整体观、多元化、过程性。
在评价方式上,主要对学生采用形成性激励评价方式,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自我评价、档案袋评价、他人评价。
(1)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以学生自身作为评价主体的一种评价方式,根据科技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由学生设计一张自我评价表。对于自身获得的学习结果、思考方式、生活方式、心理变化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促进自身向好的方向发展。
(2)他人评价
评价表式的评价、档案袋的评价都是以学生的角度出发,体现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和过程,而在科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同学、教师、家长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为学生设计一张评价卡,在每一次活动后,由同学、老师或家长来填写评价卡,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
上一页 [1] [2]
,校本课程《科技综合实践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