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工作情况汇报,项目建设情况汇报,
市教育局创业竞赛工作情况汇报,http://www.2xuewang.com
项目落地后,我局采取“全程跟踪”方式,制定相关措施、指定专人负责,做好服务客商工作。通过吸引社会资金建设占地面积4469平方米,总投资400万元的城村德育基地后勤服务设施目前已投入使用。为确保该项目实施,我局积极与城村村、景区管委会、闽越王城博物馆等部门斡旋,在征地、道路建设、门票减免等做了大量扎实有效地工作,为我市中小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重要场所。外引内联吸引王大英先生等平潭客商投资兴办的实验中学,经过一年的紧张建设,于9月份招生开学。为使实验中学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我局从师资配备和招生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允许公办教师自愿向实验中学流动,流动总额控制在实验中学教师总数的20%以内,被聘用教师保留公办教师身份,人事工资关系由教育局统管,其工资、福利、公积金、医保由实验中学支付;调整现有初、高中招生政策,适当下调一中、二中招生规模,一中初一不招借读生,构建我市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推动多元化办学体制的进一步落实。
三、挂点包村工作情况
1.促经济。积极参与到挂点村201x年制定的3-5年的发展规划中去,提出把烤烟、白莲、莲螺、毛竹、速生林、蘑菇、竹荪、鸡、鸭、鹅、鱼等种养业作为支柱产业,大力培育一批农业科技示范户的经济工作目标。具体帮扶体现在:一是烤烟。资助3万元推广烤烟种植面积,五夫镇典村村达405亩,彭屯村达到410亩,两个村实现产值近180万元,人均增收近600元,集体增收近6万元。二是莲螺鱼立体养殖。重点扶持典村游生霖等5个示范大户发展莲螺鱼120亩,带动莲农发展莲螺鱼230亩,实现产值60万元,村民人均增收320元。三是蘑菇种植。扶持典村种植蘑菇6万平方尺,实现产值19万元。四是山地开发。彭屯开辟荒山,新增竹山面积近400亩;发动典村村民种植毛竹180亩,锥栗160亩、杉木1300亩、毛竹150亩。五是推广优质稻。从省农林大和农科所引进福稻03和特优航1号等6个优质水稻品种,协助典村村民试种了近300亩,亩产量取得1300斤,创历史新高,且复耕种稻面积近600亩,粮食总产量创近年新高。六是基建。投入2万元为彭屯村修建村级水泥路面2公里,并协助叶云垅、彭屯、岳屯、村头等四个自然村修建机耕路3.8公里。七是抗旱。协调相关部门,投入50余台抽水机为两个挂点村度过旱季难关。
2.带党建。一是民主治村。协助村里制定了一系列村规民约和自治章程,民主理财、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逢十坐班”制度,党员干部联系“三户”制度,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考勤制度,重大事务决策和民主听证制度等,使村级组织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操作,依法治村,提高效率。如201x年9月对典村村自来水水价管理和村里自留山改革等疑难问题的解决,初步显现了制度建设、民主公开凝聚力。二是分层教育。针对老年党员守纪律,政治素质好,但致富能力弱,年轻党员多为有一技之长,致富门路多等不同特点,把党员划分为60岁以上、45岁以下和中间部分三个层次,对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通过党员干部行为监督卡,先后推出了热心为经济建设牵线搭桥、带头勤劳致富、搞活流通致富等方面的典型,为村民树立了榜样。三是文化建设。投入资金近万元,帮助典村添置一间文化书堂,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四、效能建设工作情况
1.完善机关效能建设各项制度。结合教育工作实际,重新制定了文明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否定报备制、失职追究制、效能考评制等八项制度,明确了局领导和机关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步骤,促进机关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开展;在局机关一楼醒目位置公开办事程序和服务承诺,张贴收费标准,设立局长信箱和投诉信箱;重要信息和文件实现在“武夷山教育信息网”上发布,不仅提高了公文的传播效率,还节省了大量经费,为全面推行无纸化办公创造了条件。
2.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月和警示教育月活动。将机关效能建设同行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5月和7月集中开展了以创建良好教育环境为目标,以提高办事效率、增强服务意识、完善奖优罚劣机制、强化监督检查、明确岗位职责为重点的机关作风建设月活动。通过活动,机关作风及教育行风实现根本转变,树立了教育良好的外部形象。在10月20日——11月20日,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警示教育活动,教育系统党员干部通过学习中央领导关于反腐倡廉重要讲话和上级文件精神,观看《两个条例》辅导讲座录象、《王怀忠的两面人生》电教片,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提高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和纪律意识,真正做到把风气搞正、把作风搞实、按规矩办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3.建立广泛联系社会各界制度。4月27日,邀请了我市企事业单位、民主党派人士举行社会各界联系座谈会,通报教育工作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10月11日,新聘请了24位同志为教育系统行评监督员,负责对教育系统行风工作进行监督。12月1日,邀请了六名行评监督员到市一中等五所学校检查行评工作开展情况,帮学校“挑刺”,促学校发展。12月2日,局领导带领部分学校校长到青龙木业、永生岩茶厂等企业围绕行风建设“风气正不正,作风实不实,是不是按规矩办事”这三方面征求意见和建议。在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全市中小学广泛开展了“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的行风建设活动,深入社区、走进农户,倾听群众意见和呼声。近一年来,共召开各类行评座谈会100多场次,参加座谈人员1000多人次,广大教师走访了上千个家庭或单位、数千名群众,征求到近百条意见和建议。教育部门对反映的问题及时梳理、整改到位,拉近了教育和人民群众的距离。
4.规范教育收费行为。一是严格落实“一费制”收费办法。8月18日,召开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听证会,29名代表经过听证、质询,同意我局提出的收费办法,并最后由市政府批示执行。8月27日下发《关于我市中小学、幼儿园201x年秋季收费管理的通知》,为学校执行收费提供依据,要求学校收费前对财会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强化业务能力,及时更换收费许可证,实行亮证收费,按照“固定、显目、长期、规范”的原则设立收费公示牌,把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举报电话,以及本学期预收的代办费项目全部公示出来;收费中对家长疑问细心宣传、耐心解释,收费票据使用省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专用票据,做到收费数量、项目与实际相符;收费后及时将收费款项转入财政专户,坚决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对代办费及时结算,多还少补。二是狠抓收费检查整改。9月2日,市教育局组织专人深入各校专项检查期初收费情况,对各校招生与收费情况做到早检查、早了解、早发现、早整改;9月6日南平市收费专项检查组到我市开展收费工作专项检查,随后下发了《南平市201x年秋季教育收费专项检查情况通报》,对《通报》中反映我市在收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市治理教育乱收费局际联席会议立即召开成员会议,分析原因,检讨失误,立即整改;9月29日,市教育、物价、财政、审计、文体等部门组成的教育收费检查组,分两组对全市各中小学进行全面的检查,进一步开展自查自纠,认真吸取工作中的失误和教训,切实规范收费行为;10月10日,省治理教育乱收费检查组到我市重点对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执行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和调查,通过听学校负责人汇报、查看收费公示牌、翻阅收费票据、询问财务人员等形式,比较全面了解了我市收费情况,并提出了相关整改建议;10月21日,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专项督查组到我市检查工作,分别听取了南平市和我市收费情况汇报,并到市一中等学校进行调查、走访、座谈,充分肯定了我市在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果。三是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收费行为的规定。下发了《关于重申节假日禁止举办有偿补习班的紧急通知》,严禁中小学利用节假日举办有偿收费的补习,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以举办实验班、特长班等名义乱收费;建立了收费自查报告制度;制定了择校费、借读费收取办法;近日还转发了省纠风办关于教育收费有关问题的复函,明确答复了复读生收费、学生校徽费、学生练习卷费用、补习费、晚自修电费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根据武夷山城调队调查,今年我市教育收费比去年同期累计下降17.3%。
5.狠抓政务、校务公开。多渠道开展政务公开:一是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做好市政府“点题公开”内容的报送。共在市政府大门“政务公开栏”公布四期政务信息,使社会及时了解招生、收费等问题,赢得群众信任。二是积极依托各种新闻媒体发布有关教育政务信息。通过《武夷政讯》、《武夷要讯》、《武夷山资讯》、《纪检监察工作》等市内平面媒体宣传招生政策、“一费制”实施情况;通过市电视台、广播电台发布教育收费等相关政策;立足网络平台优势,促进教育工作的规范化、透明化,在“中国武夷山”网站适时发布我市初招、中招政策,借读生、择校生管理规定,在“武夷山教育信息网”上开辟“政务公开”专栏,不定时分期公布人事调整、评优评先、捐资助学等群众关注的问题。截止目前,共发布政务信息七期54项内容。三是内外结合。局机关在办公楼一层醒目位置设立了“对外公开栏”,及时公布有关教育政策信息,如优秀青年教师比武成绩公示、优秀民办学校公示、随机派位名单公示、高中学生录取名单公示等,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同时,在局机关五楼设立了“对内公开栏”,定期公布局机关内部的财务收支、人事调配、奖优罚劣,为全局干部职工了解机关内部各时期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市教育局创业竞赛工作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