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猛于虎,特别是高速路上,只要一出事,肯定就是出大事,车子坏了不说,伤了人、浪费了时间都是烦心又烦人的事情。所以如何提高高速公路上驾驶技巧,避免车祸成为了我们现在必须了解的知识。记得曾经一个老驾驶员告诉我:开车不惹事,不撞别人还不是一个好驾驶员的全部标准,真正的好驾驶员是能在避免自己造成事故的同时,还能避免别人出现的事故。通俗的说,就是自己不撞别人,还能避免别人撞自己。汽车数量的高速增长,道路质量的不断提高,我们将越来越多的行驶到以高速公路为代表的快速干道上。行车安全警钟长鸣,本期我们介绍一下如果在快速干道上如何避让货车,拒绝车祸惨剧的发生。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为什么重载货车会成为时下高速公路上最厉害的杀手之一呢?我们来了解一下货车驾驶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目前国内公路上行驶的载重货车由于档位多,加速升档的过程相当的烦琐。因此大货车司机一旦速度提起来之后,基本鲜有改变主意减速的,他们大多通过驾驶经验技巧去躲避一些障碍物,而刹车自然就用得少之又少了,这是造成了事故隐患的根本。如果判断失误,一切就不可预料了。而超载超速是载重货车容易失控的另一个原因。所以一般超载货车行驶起来的动能相当的大,刹车的作用相对减弱,再加上超速,刹车所担负的远远大于了自己的能力所及。所以经常看到的货车刹车失灵等等事故就是这样出现的。还有的长途载重货车司机由于长时间、长距离的驾驶,难免会出现疲倦、精神不集中等状况,更有甚者在开车的时候打起了瞌睡,特别是在道路又宽又直,或者是长下破的时候,货车司机最容易视觉麻痹而造成惨重的事故。
这就需要你敏锐的观察前方所有货车彼此间的车速和距离。经验做法是,安全距离约等于车速,即当车速为100千米/小时,安全距离为100米;车速为70千米/小时,安全距离为70米,若遇雨、雪、雾等不良天气,更需加大行车间隙,同时也要适当降低车速。早于它们实施具体操作前先行一步, 判断出它们的下一步动向, 将安全避让的主动权握在你的手里!下面就来具体看看各种情况的处理方式。
在驾驶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前方有载重货车,如果想要超过去,正确的方法是:先驶离大货车100米左右的距离,观察前方路况,在确保前方路况良好,视线良好的情况下,打超车转向灯、鸣号、频闪大灯,同时观察货车的走向。如果货车并没有占道行驶,且无左摇右晃的倾向,那么就加大油门快速将其超过。超过后不要马上并线到行车道去,最好是能与大货车拉开500米左右的距离后再转回至正常行车道上去。在整个的过程中,一定要握紧方向,在靠近货车的时候,鸣号和频闪动大灯要同时进行,缺一不可。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其目的就是告知货车司机,要超车了哟。有时候大货车由于超载的缘故,看不到你闪灯的提示;也有因自身噪音听不到鸣号提示的情况,所以鸣号与闪灯一定要同时进行,而且在整个过程中最好都不要间断。即使是货车司机睡着了,他也能被喇叭声唤醒而避免事故发生。切忌在弯道或者路况不明确的情况下,盲目超车。小鱼就是因为在弯道没有和货车保持适当的距离而造成了事故,而且在这次的事故中,肇事的货车司机明显是因为打瞌睡而造成汽车失控的,如果小鱼事先能闪灯,鸣号提醒货车注意,也许事故就不会发生了。
另外,在进出隧道的时候一定要减速,特别是跟在货车后面的时候。因为洞外光线强烈,进入隧道那一刹那,人的眼睛会产生短时间的暗适应,几乎什么也看不到;而出隧道的时候,由于习惯了黑暗了,一下见到阳光,眼睛会昏眩,也会产生短时间的明适应,看不清东西。所以如果有些大货车在洞口附近停靠或者修理,或者是货车司机由于出现明、暗适应,货车失控。若速度过快、跟得太近都必然会出现险情。
夜间行车也要特别注意,货车常因保养不到位而车况很差,灯光不齐或者是冒黑烟是常有的事情。所以夜晚在高速行驶的货车的是尾灯很多灯光微弱,甚者看不到尾灯。再加上排出的废气黑烟滚滚,更是会严重影响视线。容易让人产生下雾的错觉。所以晚上行车时候,最好选择在超车道上行驶。遇到突如其来的浓烟时应该立刻减速,以避免追尾的危险。说到这里,笔者有一次亲身经历,当时也是夜晚在高速公路上行车,前方一片漆黑,根本看不出有任何状况,突然前面飘来了滚滚浓烟,能见度顿时下降。当意识到可能是前面有货车冒黑烟的时候,货车突然出现在前面几十米处,立刻踩下刹车,及时避免了追尾的事故。其实这个过程就只有几秒的时间,可见第一时间作出判断是多么的重要,所以在夜间行驶一定要保持头脑冷静,精神集中。
雨天也是事故的高发时期,在大雨天超大货车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技巧,因为大货车车轮转动而卷起的水雾会很大,跟在它后面或者侧面都会让你的前档玻璃一片模糊,所以超车的时候除了鸣号、闪灯以外,雨刮的状态也要处于连续工作状态,最好是在正常状态下加大一档或者两档。
看了以上的驾驶技巧和经验之谈,你是不是对高速公路上如何对付货车有了更直观的了解?记住,控制速度、保持车距、合理使用各种信号灯光和声音就能帮你逢凶化吉。最后祝大家驾驶愉快,一路平安! (本文来源:网易汽车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