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会计实习报告,金工实习总结报告,
新闻行业河南商报实习报告,http://www.2xuewang.com
新闻行业河南商报实习报告
开篇的话
短短三个月,成天泡在河南商报,我想把自己当个商报人,可商报人就是不认账,成天叫我实习生,甚至连我姓啥名啥都不知道(不包括我的两位老师),实习生就是我在商报的“艺名”。
短短三个月,想在新闻行业游刃有余,那是痴人说梦话,更何况有句话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
短短三个月,还是学到了一点,即新闻是做出来,学不到,正所谓,新闻无学。
新闻学的学生整天在学校学什么是新闻,怎么写新闻,其实都是走了边缘化道路。要学新闻,就去报社,就到社会,到了那里,你才知道,课堂上老师讲的都是与新闻关系不大的东西,具体的新闻操作,还得来真个的。
(教育www.2xuewang.com整理)
经济专刊的记者,是经济学出身的;法制专刊的记者,是法律学出身的……而新闻学出身的,就知道个新闻有个导语,知道个重要性原则,当你真正碰到个专业的事时,还得向这个咨询一下,向那个咨询一下。
三个月后,我悄悄地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知道,我不是商报人,商报人也曾经明确告诉我们说:“我们现在考虑的是武汉大学、北京大学的毕业生,郑州大学的一般不考虑。”所以,我在商报,充其量只是个过客而已。如今,时间到了,我只好卷铺盖走人。
稿子挨批篇
刚转到省会新闻的前几天,肖风伟老师带我,他是跑法院口的。
跟了肖老师几天,他说:“不错,还知道什么叫新闻,写的还有点像个新闻的味道。”也许,他是安慰我,叫我不要放弃。而我,却经不起肖老师的这么一折腾,给当了真,心里高兴了大半天。
接着,我又多了一个老师,叫王红伟,他是跑公安口的。以后的时间,大多时间都是王老师带我。肖老师一个人忙不过来的时候说:“小将,明天何时到何地替我采访。”
这就是我的两位老师,肖老师才华横溢,王老师风流倜傥,竟还有实习生跟我吵着说:“小将,咱俩换换老师吧?我笑呵呵地说:“你想的美呀!”
起初,写的稿子就象肖老师说的那样——板着脸说教,谁爱看谁爱听。好几次,王老师也暗示我说:“小将,你可以去党报了。”其实,王老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语言太硬。
尤其是会议新闻,更让我迷茫,找不到新闻点,只能坐在电脑前摸着键盘发呆。之后,王老师说:“小将,找不到点了吧!”我只“恩”的一声。
然后,坐在一旁,听王老师劈里啪啦的键盘声,真是羡慕的要死,心里不停地问自己说:“什么时间,我也能达到这种境界啊?”
感想:都市报纸和党报的最大差别,在于语言风格。党报永远就是在谁的领导下,高举什么旗帜,怎么着了;而都市报纸,你得找个看点,这样才能吸引市民的眼球,才能让他们觉得买的值。你才有生存下去的空间,不象人家党报,姓党真牛。
采访受租篇
某晚,公安局有个行动,打电话叫采访。
到了指定地点,负责人说明了情况。
21点,行动准时开始。
不到半个小时,就“抓”了三四十人,行动还在紧张的继续。
比对组对“抓”来的人,一个个登记姓名、户口等什么的,审讯组进行突击审讯,看能查出个所以然不。
突然,一男子和警察吵起来,说你们这是非法,侵犯了我的人格权和自由权。
敏感的摄影记者遂上前要拍照,不料,该男子冲出警绒线,抓住摄影记者的衣领说你有什么权利拍我,你侵犯了我的肖像权。
摄影记者也不是吃醋的,说我就拍你爱咋咋的,我还有采访权呢。
就这样,持续了仅10分钟。
期间,该男子上前要夺记者的照相机摔,被四五个警察阻挡住。
一旁的我也参与了这场采访权与人格权之争,不过,我是劝大家有话好好说,别动手动脚的。
之后,我问自己疏对疏错,竟找不到答案。
感想:采访权与人格权之间的矛盾、斗争,永远是一对不可协调矛盾,有的时候,你为了采访对象不得不放弃一个有看头的新闻。
稿子被毙篇
稿子被毖,实属正常,不必大惊小怪。
但老是“没版面”,就有点说不过去。
这几天,王老师的稿子接二连三被毖,毖的我老师没话了。
不料,肖老师的一篇大稿也被毖
这次,他恼了,他要讨个说法。
结果得来一句“记者要理解编辑,编辑也要理解记者。”
辛辛苦苦七分采,紧紧张张三分写,有时还得冒着领导的“灰飞烟灭”,最后,大功告成,领导说“好,要重点处理”。
不料,第二天,找遍了所有的版面,都没有自己的稿子。
一看,稿子竟仍然躺在编辑库里。
肖老师恼了,想爆发,不想让人当“病猫”。
王老师也尾追其后,称自己“毙的冤枉”。
我么,当然,向着我的两位老师,默默地在心里为他俩摇旗呐喊。
感想:毖稿,毙后还得写,有时还得重蹈覆辙。
也许,这就是记者的宿命-----越毙越勇,尽管放炮弹过来吧!怕毙稿的就不是记者。
稿子漏发篇
一大清早,疯疯癫癫跑到报社,先翻翻商报,看稿子发没有,再找找大河和今报,看有没有漏稿,单怕主任火冒三丈大清早打电话说:“某某,你给我回来!!!”
我老师天天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永远是:“小将,稿子发没有,有没有漏稿啊?”
哪天,他还是这样问我说。
“今天就发了个小稿子,稍微大点的那个没有发。”我支支吾吾地说。
之后,我老师让我快点把商报、大河、今报全都给他拿来,在找找看有没有漏稿子。
所幸,没有漏稿,除了那个稿子没有发。
随后,主任来了。
我老师拿着报纸跑到主任跟前笑容可掬说:“主任,我的那个稿子没有发,今天没有漏稿。”
[1] [2] 下一页
,新闻行业河南商报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