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们通过认真分析,研究镇情,确立了“建市场、活流通、兴产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将市场建设作为山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头戏来唱,在促进农民增收和山区经济发展上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
成效。下面,根据会议的安排,将官港镇茶菇市场建设向大家作一汇报。
一、市场建设的体会
1、兴建市场,必须做活流通,发挥结构调整的牵动作用。众所周知,南部山区的茶菌发展都曾经历过大起大落阶段,前些年茶农对茶园管理没有兴趣;94年前后,袋料食用菌栽培一下子从100多万棒降至不足十万棒。针对这一严峻形势,上届党委、政府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创新思维方式,通过“反弹琵琶”,从抓流通入手,以兴建专业市场为突破,加快了市场基础建设,兴建了门面房88套,建筑面积达
要看有没有群众基础,有没有规模效应,有没有市场前瞻性是非常必要的。
2、兴建市场,必须依托城镇,发挥生产要素的集聚作用。近些年来,根据官港街道上素有经营茶菇产品的传统特色优势,我们将市场建设同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使部分附属设施共享,节省了大量的开发成本,另一方面又丰富和完善了小城镇建设的内涵。两年来,我镇共拆迁了镇区旧房一万余平方米,新建面积达1.
困难企业荒废未用,现通过土地入股、参与市场分红的办法使困难企业渐现生机。
3、兴建市场,必须培育多元竞争主体,发挥联接市场的桥梁作用。随着茶业和食用菌经济的发展、茶菌产业的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周边乡镇原有的一大批生产能手、销售能手考虑到茶叶、食用菌生产是千家万户的分散性生产,组织货源的各项费用偏大,原材料供应的批量性和稳定性难以保障,他们即瞄准市场运行带来的商机,迅速转化为制作加工能手,有力地配合了市场的有效运营,产品质量、档次明显提升,成为联结生产和市场的主要桥梁。由于市场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质服务,吸引了本地的140多名农民经纪人及浙江、福建等众多外省客商纷纷集聚市场,投入资金约1500万元,长年驻市经营,将茶菌产品销往全省各地及上海、广州等10多个大中城市,经营大户陈孝方、江厚民的年销售额都在百万元之上,这些业主成为培育市场的不可多得的微观市场主体。据统计,201x年的茶叶交易量达4000多吨,香菇、木耳的交易量达2500多吨,交易额达1.5亿元。同时,我们还立足长远,着力扶持茶、菌种植专业大户和各种类型的个体工商大户,既发挥他们在基地建设和各个行业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又能增加其自身的资本原始积累,
为培育源源不断的后期市场经营主体作全力准备。
当然,我们在兴建茶菇市场的过程中,也给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1、在思想上要坚定信心,持之以恒。在市场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我们两届党委政府都曾遇到过诸如资金不足、拆迁受阻等众多困难,由于思想上的坚定,我们还是咬定目标不放松,一届接着一届干,千方百计地克服了种种困难,按照既定的工作思路较为顺利地实现了市场建设初步目标。2、在融资上要用活政策,拓宽渠道。首先是强化了项目意识,通过主渠道申报项目,附渠道嫁接、捆绑项目共争取130万元项目建设资金;其次是制订优惠政策,降低准入门槛,共吸纳民间资金400余万元。3、在管理上要寓优化服务于严格管理之中。在市场管理过程中我们遇到过不少棘手问题,但稳妥而严格的管理措施营造了政府各部门与群众齐抓共管的氛围。市场内还公开承诺了多种服务项目,群众十分满意。目前税费征收实行项目法人制独家管理、一站式服务以及农产品
县内流通绿色通道工作已经启动。
二、市场发展的目标与设想
官港茶叶香菇市场的兴建运行,其拉动作用和内在潜力日益显现,但市场的规模和功能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农业发展要求,市场建设还存在资金、人才不足,产品质量、档次不高,包装、品牌不优等问题。在正视问题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市场建设的有利条件:市场具备建超大市场的地理条件,还可节省大量开发成本;市场布局合理,皖赣边界地区、浙西地区、大别山区仅有峨桥和黄山茶叶市场,在茶、菇生产的中心地区再建一座市场顺理成章。因此,我们有信心克服当前困难,在抓好茶叶香菇市场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市场功能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谋划筹建官港木竹加工园区,力争三五年内把官港市场建成全省最大的山货产地批发市场,形成赣东北、浙西、皖南山区、大别山区的山货产品集散地、价格形成地和信息传输地。市场建设的设想是:1、以项目投入为切入点,积极争取多渠道资金投入。举全力建好仓储、分检车间,扩大保鲜库规模,进一步完善镇区功能。2、进一步扩大开放,实现市场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继续将部分附属工程采取用闲置土地换基础设施的办法,公开对社会招商开发。通过市场经济的办法,将现有市场的有形、无形资产经营好,使市场进一步发育、壮大。3、切实加强市场的管理工作,营造加快发展氛围。继续巩固已经取得的管理成果,建立和维护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交易秩序;完善服务体系,提供优质服务;尽快建立质量检测、无公害食品入市,以及质量和原产地认证等制度,努力树立广大消费者信得过的农业品牌 ,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4、进一步增强政府经营理念,加大市场外宣力度。力争近两年内争取市、县各方面的力量举办首届茶菇文化艺术节,达到“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目的;同时着力建好政府信息网站,建立信息发布和电子结算系统,为交易双方提供公平、便捷、安全和规范的公共服务。5、着力打造知名市场品牌 。积极围绕市场培育龙头加工企业,策应全县的茶菌产业品牌整合工作,推农业产业化进程。
,建市场 活流通 兴产业 促发展
tag: 经验材料,经验交流材料,班主任经验交流材料,汇报体会 - 经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