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学网学习教育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怎样查找中国古今地名

怎样查找中国古今地名

12-26 13:35:44   浏览次数:786  栏目: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标签: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高中语文知识点, 怎样查找中国古今地名,http://www.2xuewang.com

《辞源》的优点是在注释古地名之后,还注明参考何书何卷,以便读者查阅原书。但也偶有错误,譬如辽宁兴城县的沿革是:辽置兴城县,元废。明宣德三年(1428)置宁远卫,清康熙二年改置宁远州,1912年改宁远县,1914年改兴城县。而《辞源》不仅忽略了元废兴城县的史实,又将《嘉庆一统志》中的 “明置宁远卫”误作“明改宁远县(意即“明改兴城县为宁远县”);而且漏列了宁远州和它在《一统志》的卷数和页码。《辞源》一个比较大的缺点是有时把今地弄错,譬如唐代兴庆宫故址本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安城东门外路南之兴庆公园,但《辞源》却说它的“故址在今陕西咸宁县东南”。陕西咸宁县早于1914年就并入长安县了。《辞源》里这类错误较多,读者如对其释文有怀疑时,可与其他工具书核对,以免以讹传讹。

上一篇上一页12下一页下一篇

【编者按】标点符号使用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平时没有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使用时随意性强,规范性差;二是不明确标点的基本用法,不能正确判断正误;三是重复训练次数不够,典型错误没有扎根脑中。

标点误用主要有以下十六种情况:

1. 非疑问句用问号

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如果孤立来看前半句是疑问句,但是与后半句一起考虑,前面就不是一个单句,而是主谓词组做主语,与后面的谓语部分“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合起来组成一个陈述句,应改为逗号。

2. 倒装句中问号前置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这是一个倒装句,“同志们”是全句的主语。凡是倒装问句,问号应置于句末,才能准确地表达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3. 分句之间用顿号

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这里实际上有三个分句,在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即“奋发”之后),应用逗号而不是顿号。“欢快、昂扬、奋发”,是并列短语。凡是并列短语,最后一个成分后面不能用顿号。

4. 并列短语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并列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淮剧”“黄梅戏”之后应改用逗号。

5. 连词前面用顿号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或”是连词。在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或”“和”“及”“与”)前面,均不能用顿号。可根据句子的不同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6. 概数之间用顿号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三四”是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数量。既然是概数,便不能加顿号。

7. 集合词语误用顿号

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干”指干部,“警”指警察。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8. 句中没有逗号直接用分号

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顿号、逗号、分号、冒号,虽然同为句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一般应先用停顿短的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不能乱了秩序;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

9. 句中已用句号再用分号

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句号是句末点号,分号是句内点号,既然已经用了句号,表明整个句子已结束,再用分号,便显得不伦不类。应将句号改为逗号,或将分号改为句号。

10. 冒号提示范围不清

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从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其实不然,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修改方法:或将冒号删去,或将“我从中”前面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

11. 句中短暂停顿用冒号

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三位女杰”和“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是同位短语,中间只需短暂停顿,不必用标点符号。如果一定要用,只宜用破折号,让“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充当“三位女杰”的说明性短语。

12. 同一句中用两个冒号

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宣布”后面是冒号,“措施”后面又是冒号,这是不符合标点符号使用习惯的。本句两个冒号中应有一个改为逗号。

13. 引语中句末点号误置

上一篇上一页12下一页下一篇

在《辞海》、《辞源》里查不到的古地名,还得查找《地名大辞典》,因为它收录地名较多。虽然它的内容陈旧;但仍可利用它提供的线索,再去查阅《辞海》、《辞源》等书或《历史地图集》。

如在《地名大辞典》上也查不到时,可查阅清初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编撰的《读史方舆纪要》(有中华书局1955年出版的六册通行本。以下略称《纪要》)。它以明末清初政区分区,叙述府、州、县疆域、沿革、名山、大川、关隘、古迹等,着重考订古今郡、县变迁及山川险要战守利害,是研究我国军事史及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文献。它收录地名在三万条以上,而又卷帙浩繁,查找古代地名,颇感困难。但如使用日人青山定男编辑的《读史方舆纪要索引·支那历代地名要览》(日本东方文化学院1933年出版),可收事半功倍之效。由于它着重考订古今郡、县变迁,所以在别的书里找不到的府、州变迁资料,却可在本书中查到。例如明代的安顺州,《辞海》、《辞源》均未收录,《地名大辞典》说安顺州“故治在今贵州安顺县东南,即安顺旧城”,“清时安顺府与普定县同城,民国移普定治定南,改府为〔安顺〕县”。《嘉庆一统志》也未说安顺州何时移治普定城。而《纪要》“安顺军民府”条却明言:安顺州“嘉靖中州移治普定卫城内”(即今安顺市)。

除了《纪要》之外,还可查阅《嘉庆重修一统志》(因开始于嘉庆年间,材料又以嘉庆二十五年为下限,故名)。本书首为京师,下分直隶、盛京、江苏、蒙古等二十二统部和青海、西藏等地区。以府、直隶厅、州分卷,列有疆域、建置沿革、形势等二十五目,内容丰富,考订精详,是一部比较完善的全国性地志,为研究我国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书。全书二百册。商务印书馆于1934年影印出版,收入《四部丛刊·续编》中;商务并为本书另编“索引”十册,按四角号码查字法编排,查阅起来十分方便。但“索引”也有疏漏之处,竟把一些州县如端州、岑溪、怀集、阳山、始兴、同安、定陶等漏掉。遇到此种情况,可先从《辞源》、《地名大辞典》等书中查出它们在清代所属府、州,例如端州属于广东肇庆府、同安属福建泉州府,再查这些府、州各在《嘉庆一统志》的第几卷;再由这些府、州里查找这些州、县的沿革和概况。

由于《嘉庆一统志》的下限是嘉庆二十五年(1820),要了解本年以后的行政区划变更即新设、改名或撤销的州、县的材料,还得查阅赵泉澄编著的《清代地理沿革表》(中华书局1955年出版)和《清史稿·地理志》。《沿革表》简明扼要,又附有“四角号码检字表”和 “笔画检字表”,查阅起来比较方便。《地理志》虽简略,但也有它的长处,必要时还得翻阅它。例如清嘉庆二十五年置安平厅(1913年改安平县,1914年改马关县)于今云南文山县,其后移治马白关(即今马关县驻地)。诸书均不言移治之事,《地名大辞典》云,厅治马白关;只有《地理志》说“道光三年移今治(指马白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怎样查找中国古今地名
《怎样查找中国古今地名》相关文章

tag: 中国  古今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高中语文知识点,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资料 |学习教育试题课件下载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