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学网公文文档中心报告汇报情况总结报告第十届市情报告会——“十一五”重庆工业展望

第十届市情报告会——“十一五”重庆工业展望

10-20 12:41:15   浏览次数:382  栏目:情况总结报告
标签:年度总结报告,工作总结报告怎么写,工作总结报告, 第十届市情报告会——“十一五”重庆工业展望,http://www.2xuewang.com
  四、“十一五”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十一五”产业发展重点是贯彻落实“5444”发展战略,发展壮大汽车摩托车、振兴装备制造业、择优发展资源加工业、推动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发展一批特色工业。
  (一)大力发展汽车摩托车工业,建设汽车名城和摩托车之都
  “十一五”期间,汽车摩托车产业滚动规划实施40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到600亿元左右。201x年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产值2850亿元,其中产销汽车150万辆,产销摩托车900万辆。
  汽车工业以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为依据,按“一城多园”的框架格局,扩大与跨国公司的合资合作,打造“汽车名城”。
  摩托车实现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提高竞争能力,建设“摩托车之都”。
  加快推进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基地建设,推动零部件企业组织集团化、技术产品专业化、生产经营规模化、市场网络国际化,引导摩托车配件企业进入汽车配件领域。
  (二)发挥优势,突出重点,提高制造和成套水平,把重庆打造为西部地区最大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
  “十一五”期间滚动规划实施500个重点项目,投资400亿元。201x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000亿元。
  建设内燃机、环保成套设备、仪器仪表、军事装备等4个国家级装备研发生产基地。
  发展输变电成套设备、数控机床、船舶及配套产品等优势装备制造行业。
  培育轨道交通设备、建筑工程机械及大型结构件、能源开发成套设备、模具等重点产品。
  (三)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资源加工业
  “十一五”期间资源加工业滚动规划实施900项重点项目,投资1100亿元左右。到201x年,资源加工业(不含电力)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产值2400亿元。 
  1.加快能源建设,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201x年电力装机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天然气供气量达75亿立方米,新增以电煤为主的生产能力1000万吨。
  2.大力发展天然气及盐化工、精细化工、石油化工,建设现代化化工基地
  “十一五”期间滚动规划实施120个重点项目,投资300亿元。到201x年,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产值600亿元。
  在坚持环境保护,保障库区及长江生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建设长寿化工园、涪陵化肥工业园、万州盐气化工园三大特色工业园区。加快发展精细化工产品,培育发展乙烯系列产品的石油化工三大系列产品。
  3.大力发展钢材、铝、镁、锰等冶金工业
  “十一五”期间滚动规划实施50个重点项目,投资180亿元。到201x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产值500亿元。
  钢铁工业要就近发展矿石基地,着力调整布局,优化钢产品结构。铝工业发展立足资源优势,加快西彭“中国铝加工之都”工业园建设,着力打造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4.加大建材工业结构调整力度
  “十一五”期间滚动规划实施80个重点项目,投资160亿元。到201x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产值250亿元。
  加快发展“四新两高”,淘汰“两小一砖”,即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新型墙体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装饰装修新材料和高档陶瓷、高档化学建材;淘汰小水泥、小玻璃和实心页岩砖,提升建材工业档次,优化产品结构。
  5.优化提高食品工业、竹木浆纸产业链,促进以工哺农
  “十一五”期间滚动规划实施300个重点项目,投资220亿元。到201x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产值400亿元。
  食品工业:优化提高食品工业产业链,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带动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和乡镇企业、小城镇发展。围绕优质食品原料研发,原料基地产业化建设,产品精深加工及制造,附产物综合利用,成品现代包装工业5大领域。
造纸工业:加快建设渝西和渝东南原料林基地,发展竹木浆造纸,优化提高竹木浆纸产业链。
  6.推进医药行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壮大医药制造业
  “十一五”期间滚动规划实施70个重点项目,投资60亿元。到201x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30亿元。
  巩固发展化学原料药。促进以青蒿、黄连为代表的中药发展,推进中药材种植产业化经营,促进中药材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以工哺农。培育发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和兽药。
  (四)实施“1162”工程,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加速发展,打造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长江上游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实施“1162”工程,即201x年实现销售产值1000亿元,完成投资100亿美元,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软件及信息服务、通信产品、新型元器件(含汽车电子)、数字化仪器仪表(含数字医疗)、信息家电6个产业领域,全力打造北部新区电子信息园和西永微电子工业园2个产业基地。
  (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培育发展创意产业
  “十一五”期间滚动规划实施400个重点项目,投资500亿元。到201x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产值600亿元。
  1.加快纺织服装、皮革制鞋、印刷包装、家具制造等轻纺工业发展,培育一批知名品牌
  2.培育提升城市功能、打造时尚之都的创意产业
  立足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文化底蕴,培育发展创意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增强城市的综合实力和辐射带动力,打造时尚之都。
  五、“十一五”老工业基地改造的主要任务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1.加快重点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2.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
  3.重点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
  4.以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为目标,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
  (二)调整工业生产力布局
  以工业用地的调整带动行业结构的提升,以“1430”格局的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促进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提高工业园区的特色度和工业集约化程度,择机再发展一批工业园区。新建工业企业原则上要按产业相关性进入相应的工业园区。
  1.都市发达经济圈发展重点
  都市发达经济圈作为重庆老工业基地主体区域和新型工业基地改造发展的核心区,主要布局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汽车摩托车产业、装备制造业和都市型工业。一环以内是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发展都市楼宇工业。都市发达经济圈一、二环之间是重点开发区域,也是工业拓展的主要空间,重点发展北部新区,西永微电子工业园以及渝北、江北、沙坪坝、大渡口、九龙坡、南岸、巴南、北碚等地的特色工业园。
  2.渝西经济走廊发展重点
  渝西经济走廊是重点开发区域。以成渝高速、渝合高速和渝黔高速为轴线,依托一、二环重大工业项目布局,建立与大工业配套的加工体系,因地制宜发展“配套型”工业。
  (1)培育大足—双桥-永川-璧山—江津—綦江汽车摩托车零部件以及机械制造工业经济带。
  (2)培育合川-江津-万盛为主体的建材工业经济带。
  (3)以南川-武隆为主体的铝工业经济带(基地)。
  (4)培育璧山-铜梁为主体的制革制鞋工业经济带。
  (5)培育荣昌—永川-铜梁—合川-潼南和南川的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经济带(基地)。
  3.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发展重点
  突出抓好具有相对优势的资源加工转化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矿电联产、天然气化工及盐气、现代制约、环保型建材、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培育机械制造业。
  (1)以渝涪高速公路和长江黄金水道为轴线,打造涪陵-长寿—垫江工业经济密集区。
  (2)以万州为核心、开县和云阳为两翼,沿长江和万开高速公路构成的“人”字型交通轴线,打造万州-开县-云阳工业经济密集区。
  (3)以区域交通大通道为轴线,多极推动、联动发展,培育渝东工业经济发展区。
  (4)以黔江和秀山为核心,以渝怀铁路和区域高等级公路为轴线,培育渝东南工业经济发展区。
  (三)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期间重点是按照国家发改委印发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推进“12518”战略(见注3)。即围绕提高资源利用率这1个核心,促进循环经济政策法规建设和循环经济框架建设2个体系,突出抓好主城污染企业搬迁、水资源合理利用、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推行清洁生产等5个重点领域,实施18项重点工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第十届市情报告会——“十一五”重庆工业展望
《第十届市情报告会——“十一五”重庆工业展望》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资料 | 作文大全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