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领导讲话稿,领导发言稿,
局长在市农业局2017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http://www.2xuewang.com
2、建设高标准农田,提升耕地质量水平
认真搞好我市基本农田现状调查,形成农田质量调查资料统计、汇总评价、调查报告,充分利用好这些调查成果,为我市优化种植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明确耕地建设标准,确定工作目标,提升高标准粮田、棉田、菜田和花果菌药生产用地的建设规模和建设水平;实施沃土工程,重点支持有机肥积造和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鼓励农民发展秸秆还田和施用农家肥,下大力量改善地力,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完善基础设施,提高耕地质量。按照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的要求,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
3、强化基础建设,提升设施农业装备水平
先进设施装备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要加快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一是提高设施化水平。首先积极做好以蔬菜、花卉、食用菌等为主的园艺产业设施装备规划,研究制定和争取相应的支持引导政策,大力提高园艺产业设施化水平。其次,要大力推广各种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使用效率。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启动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扩大测土配方施肥的实施范围和方式,进一步推广诊断施肥、精准施肥等先进施肥技术。二是提高规模化水平。进一步扩大优质粮、优质菜、优质棉、优质果、花卉、药材和食用菌七大作物种植,并引导优质作物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市和区县要根据不同产业特点和优势,制订区域化、基地化、规模化发展的规划,提高主导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三是提高信息化水平。建设好以市级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为主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快数字农业建设步伐。完善以“天津农业信息网”为龙头的集群网站建设;办好《农民致富信息》刊物,进一步推进“三电合一”的推广应用,新发展2个区县,使全市12个区县都具备“三电合一”服务平台。启动“百、千、万”农业信息入户示范工程,在“十一五”期间,通过建立100个乡镇信息服务站和1000个村级农业信息服务站,发展培养10000名农民上网,增强农业信息服务能力。搞好数字农业的规划和研究,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提高我市农业信息化水平。
4、发展特色农业,提升现代农业效益水平
要积极发展蔬菜、水果、花卉、食用菌等高效园艺产业,要大力发展名特优专、新奇精美的优势产品。建设一批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主导产品、特色产业、优势区域和出口基地,适应人们日益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组织无公害园艺产品认证和生产基地认定工作,搞好农业名牌情况调查,培育特色产业和品牌产品。搞好园艺产品品牌策划,重点向社会推介一批名菜、名果、名花。引导种植业“一村一品”向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壮大汉沽玫瑰香葡萄、宝坻三辣、大港冬枣、东丽花卉及优质西瓜、鲜食玉米、有机苹果、沙窝、葛沽萝卜等特色品牌生产区域。做好以无公害蔬菜为主的出口生产示范县的创建工作。挖掘各区县在“一村一品”方面的典型,总结经验加以推广,引导“一村一品”向优势产业区、产业带聚集,促进农业效益水平稳步提高。
5、强化依标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要加快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运用现代手段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是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健全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及时清理和修订过时的农业标准,加快组织农药残留、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植物病虫害防疫和检疫等方面的标准制定。年内完成制订标准6项、修订3—4项的任务,并广泛开展宣传培训活动。二是强化依标生产。巩固提高现有基地水平, 完成新增认定面积指标。同时不断加快无公害果品和粮油基地建设,做好蔬菜、粮经、果品等基地的复检和管理工作。对认证产地和产品实行标识化管理。新建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小区8—10个,总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把标准化向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延伸。同时,提高龙头企业在依标生产方面的带动作用。三是强化监管。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治理,进一步规范田间档案管理制度,加大投入品监管,推进投入品连锁经营,强化源头整治,增强执法检查力度。继续实施无公害蔬菜定期检测和结果通报制度,强化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的追溯管理和监督检查,推进全程监管。确保全年抽检合格率达到96%以上,其中无公害基地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安全水平稳步提高。
6、推进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科技推广水平
一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科技项目实施。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环保无害化、标准化生产、旱作节水、病虫害防治等10项实用技术。抓好优质粮食作物良种产业化示范工程、小麦节水省肥高产简化“四统一”技术体系引进与示范、天津市特色蔬菜品种提纯复壮及产业化技术推广等市重点农业科技项目的实施工作。加大粮食作物、蔬菜、花卉等国际优良品种引种力度。二是加强科技服务。201x年全市农业系统要继续集中开展春耕生产、三夏、秋收秋种三次大型科技下乡服务活动。抓好农业部农业科技入户示范项目实施工作,完成宝坻区蔬菜生产技术和静海县玉米生产技术入户工作。组建市县两级专家队伍,大力开展技物结合的农技推广服务活动。三是抓好农民教育培训。抓好“351”绿证培训,保质保量完成最后一年8万人的培训任务。建立和完善农民科技培训的长效机制,加强教学培训基地建设;完善农民远程教育网,建设市级远程教育中心、区县远程教育分中心和乡镇远程教育教学点,实现网上教育培训。认真落实 “百万中专生招生计划”,为农村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7、加强农业环境保护,提升生态新能源建设水平
贯彻落实创建文明生态村的发展战略,以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为主线,以推广各类农村能源利用工程为载体,积极发展清洁能源,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积极引进并推广清洁能源,推广户用沼气综合利用模式1万户,池容10万立方米;建设秸秆气化站工程20处(村),惠及1万户;推广太阳能热水器3万户。进一步提高我市农村生活用能质量,协调市燃气部门制定本市新农村燃气规划。二是推广减量水肥、再生水回灌、微咸水利用、抗旱保水剂及水肥一体化等节本增效、节约能源技术,提高水肥利用率,发展节约型农业。采取措施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推进生物质产业发展。生物质产业是拓展农业功能、促进资源高效利用的朝阳产业。要加快开发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燃料、肥料、饲料等,启动项目支持农作物秸秆生物气化、固化燃料、饲料化利用;加强生物质产业技术研发和推广,组织实施农业生物质科技工程。四是继续开展全市基本农田定点监测工作。进一步加强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工作,全面掌握天津市湿地的野生植物资源分布状况。开展城市再生水灌溉农田示范与推广,建设好蓟县城市再生水灌溉农田示范工程。继续积极争取重点流域污染治理项目。
8、拓展农业功能,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一是拓展农业功能。要在保证食品保障功能的基础上,从原料供给、增效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角度延展发展领域,延伸产业链条,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二是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按照“争上新的,扶持大的,改造老的”的要求,下大力量扶持壮大原有企业,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综合运用现有扶持政策,做大作强国家级、市及龙头企业40家,扶持壮大资产千万元以上种植业龙头企业10个,新发展市级种植业龙头企业5家。三是完善市场服务,加强农产品营销促销。为支撑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大农业局参与市场管理的力度,实现农产品批发市场由平台向载体的转变,本着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的原则,加快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的建设步伐,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拓展网上交易;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加工、配送、连锁经营;继续申报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规范11个农业部定点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设施和管理水平。组织好第五届农交会天津筹展参展工作,强化农产品促销活动,把天津农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四是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农产品流通服务,引导多种形式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服务于农业生产;努力扶持种植大户和专业户,发展农业中介服务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带动农业产业升级。
9、完善体系功能,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一是抓好项目规划和建设工作。着眼于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依据“七大体系”、“八大行动”等建设规划的具体任务,进一步充实完善项目库,组织编制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做好项目的申报工作;立足于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特点,加强宏观谋划,积极整合资源,集成、组装功能完备具有发展后劲的前瞻性建设项目,把项目储备库切实做强做大;充分发挥各级项目建设单位的职能作用,建立健全项目建设责任制度,强化项目建设过程的监管力度,确保项目建成后发挥效益。二是抓好法治工作。做好《天津市种子管理条例》和《天津市植物保护条例》出台的准备工作和出台后的宣贯工作。推进《天津市耕地质量管理办法》立法,积极争取将《天津市肥料管理条例》和《天津市农村新能源条例》列入市人大201x年立法计划。进一步完善执法责任制,继续抓好区县农业综合执法试点。加大农资市场特别是伪劣种子、高剧毒农药和毒鼠强的专项治理。三是加强农经工作。加强村集体土地征用补偿费分配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做好村级财务常规审计和专项审计工作。继续推广建立乡镇级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机构,加强对宝坻、宁河、蓟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工作的推动和指导。规范和加强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四是抓好植保工作。强化病虫害防控和防灾减灾制度,加强农业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制定防控和防灾减灾预案,坚决遏制病虫害的大发生,把各种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特别是充分抓好防蝗工作,确保不起飞、不成灾。要大力推广和采用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大力推进植保能力提升。五是搞好两项改革。围绕农业基层推广体系改革方案,做好推广体系改革的前期准备、基础调研、方案规划和组织实施,并借此改善基础条件,提升服务手段,使推广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落实好国办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完善种子管理体系,强化种子市场监管,加强种子管理和服务队伍建设,确保今年7月1日前实现企管脱钩。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局长在市农业局2017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