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思》赏析鉴赏 作者:李觏
作者: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乡思》作者介绍】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北宋思想家。南城(今江西
南城)人,称为盱江先生,创盱江书院。著有《李直讲先生文
集》(也叫《盱扛文集》)。
【《乡思》重点字词解析】
①落日:太阳落山的极远之地。②望极天涯:极耳天涯。
一、二两句说:人们说落日的地方就是天涯,可是极目天涯还是
见不到家乡的影子,可见家乡之遥远。@碧山:这里泛指青山。
三、四两句说:已经怨恨青山的重重阻隔,而青山又被层层的暮
云遮掩,可见障碍之多。
【《乡思》赏析品鉴】
落日黄昏,最容易让远离家乡的游子触景生情,归思难收。这首诗正是抒写了游子在落日黄昏时候产生的浓浓乡
思。与别的乡情诗“愁”格调不同的是,它写的满是“怨”。“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这两句极
写故乡的遥远。它从远处落笔,勾画了诗人极耳远望的情景。远望的目标是“家”,可“家”却难觅踪迹。诗人
相信了人们的说法,日落之处即是天涯。但望尽天涯都还看不见家乡,恐怕家乡是在天涯之外啊!离家之远衬出
思家之切,思家之切却望家不得,怎不叫人心生烦怨。“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这两句将着眼点
拉回近处,设定了诗人凝视碧山的画面。诗人要追根究底,想找出望不到家的原因。在诗人心里,原因有二个:
一是离家的距离太远,即便望到天涯尽头,也找不到在天涯尽头之外的家乡;二是有“障碍物”的阻隔,那就碧
山、暮云。落日西沉,暮色加浓,诗人望不到天涯了,视野被压迫到近前的碧山。“已恨”表白了诗人望不到家
的烦闷已升级为怨愤,但“碧山”还不是唯一的遮眼障目之物:一个“还”字又带出遮山掩峰的“暮云”,“暮
云”其实是最可怨恨的了!此时,峻拔的碧山、多姿的暮云已不再是可爱之物,而是诗人埋怨的对象了。就这样
,全诗层层递进,由望不到家乡的“恼”到对挡住视线碧山。暮云的“怨”,别具一格地抒写了诗人心中浓得化
不开的乡思。最后两句化用了前人的诗句,从这两句诗我们可以联想到下面诗词的意境:“刘郎已恨蓬山远,更
隔蓬山一万重”(唐·李商隐《无题》)以及“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宋·欧阳修《踏莎行》)
。只要诗句化用得妙,能恰切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就行。像“解元尽是孙IJJ.贤郎更在孙山外”直接模仿欧阳修
的诗词句子,也成了千古流传的名句了,由此而成的成语“名落孙山”更是人所共知。钱钟书说:“诗歌里有两
种写法,一是天涯虽远,而想望中的人更远;二是想望中的人物虽近,却比天涯还远。”这首诗属于第一种写法
。诗人写空间距离之远,遥望家乡的视线被碧山、暮云层层阻隔,给人以故乡遥不可即之感,突出了诗人归多无
计的无奈和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真挚浓厚的思念之情。我们学习古典诗词,不光要理解诗词的意境,更要学
习诗词的语言。哪怕是先模仿,甚至是全盘引用。学得多了,自己鉴赏语言的眼光就敏锐起来,运用语言的水平
就会提高很快。
tag: 暂无联系方式高考诗歌赏析,高考诗歌赏析,高考诗歌鉴赏,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考诗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