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二历史教案模板,高中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上学期《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教案,http://www.2xuewang.com
根据以上介绍,我们可以把这场革命的过程简单概括为:“二月革命掘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
4.苏维埃政权最初的革命措施
师:请同学们看书回答,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政权?
生:(回答)
师:第一点,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将银行、铁路、大工业等收归国有;在农村,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将土地分给农民。请同学们思考,这些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生:(回答)
师:对,掌握国民经济的主要命脉,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第二点,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结束同德、奥集团的交战状态,退出帝国主义战争。由于红军刚刚建立,无力抗击德军,苏维埃政府接受了十分苛刻的条件,丧失了大片领土,但赢得了巩固政权的宝贵时间。
5.共产国际(1919年3月)
师: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各国共产党纷纷成立。在新的形势下,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国际组织来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应运而生。共产国际成立于何时?在什么地点成立的?共产国际又是什么性质的组织呢?
生:(参阅教材回答)
师:(强调)共产国际是各国共产党的联合组织,是统一的世界性的共产党组织,各国共产党都是它的支部,接受它的领导。
6.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师:请同学阅读课文来回答十月革命对俄国有什么影响?
生:(思考、回答)
师:它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改造成为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创造了重要前提。
师: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有什么影响呢?
生:(思考、回答)
师:它使世界进入了一个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它把国际无产阶级的斗争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连为一体。
师:十月革命对人类历史有什么影响?
生:(回答)
师: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但是,帝国主义国家不会允许在他们身边出现一个红色政权。苏维埃政权为捍卫革命成果,进行了三年艰苦战争。
三、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1.形势:国内外敌人勾结起来进攻苏维埃政权
师:苏维埃俄国的建立和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引起协约国帝国主义的恐惧和仇恨。他们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出兵苏俄,支持苏俄国内反动势力,妄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把俄国重新拉入大战泥潭。请学生阅读,了解都有哪些帝国主义国家参加了对苏俄的公开武装干涉。
生:(阅读、了解)
师:到1918年秋,3/4的国土和4/7的人口在各种敌对势力控制下。许多重要的粮食和原料产地被敌人控制,莫斯科、彼得格勒的工人每天只能得到1/8磅面包。这时列宁被刺,身受重伤。(1918.8.30)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及其成效
师:残酷的战争环境,经济破坏,物资极度缺乏,迫使苏维埃政府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采取果断措施,将全国转入战争轨道。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领域实行的一系列非常措施。统称“战时共产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1918年夏开始推行,1919年形成一种特殊经济体制,1920年发展到高潮。主要内容有:第一,实行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其余粮食以极低价格交售国家。余粮收集制体现了无产阶级在特殊条件下同农民结成的军事政治同盟。第二,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宣布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第三,取消商品贸易。第四,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统一分配。第五,强制劳动。请同学们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视时间允许,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讨论一下,然后找学生回答)
生:(思考、回答)
师:对,它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但是,请同学们思考: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是就可以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呢?这种政策是不是共产主义的经济政策呢?
生:(思考、讨论)
师:这种政策是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为战胜国内外敌人而采取的应急措施,并非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必经阶段。它也不利于调动工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师:从1919年到1920年,红军粉碎了协约国策划的三次大规模武装进攻,捍卫了十月革命的成果。从一定意义上说,三年国内战争是十月革命的继续。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干涉下,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苏维埃政权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如有时间给学生几分钟讨论)
生:(思考、讨论)
师:胜利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几条:①事业的正义性,得到人民的支持;②红军的英勇作战;(阅读课本插图中的夏伯阳)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④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⑤各国无产阶级的支援。红军中就有中国支队。
四、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新经济政策制定的背景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回答,1921年苏俄的国内形势如何?
生:(思考、回答)
师:第一,连年战争使苏俄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日用物品严重缺乏,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第二,经济破坏造成严重的政治后果,由于缺乏粮食和原料使多数工厂无法开工,许多工人迫于饥饿,离开工厂跑回农村。工人阶级队伍涣散,农村形势更为严峻,广大农民不肯再接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他们强烈反对余粮收集制,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农民的不满影响到军队,1921年2月,波罗的海舰队的主要基地喀琅斯塔得发生水兵兵变,被迅速平息下去。可是,苏维埃政权的处境仍十分危急。列宁说:“我们在1921年春天遭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在这种形势下,1921年3月列宁主持召开俄共(布)“十大”,制定了新经济政策。
2.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比较)
师:列宁在会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根据列宁的报告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从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新经济政策包含多方面、多层次的广泛内容,它是在探索过程中逐步制定,不断完善的。第一,农业方面:规定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等农产品可以到市场交换物品。粮食税的税额比余粮收集制大为减少,1921~1922年度全国税额比上年度减少43.3%。1922年,政府通过《土地法令大纲》,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和在苏维埃监督下出租土地和雇佣工人。第二,工业方面: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国家把一部分小企业发还原主经营,又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合作社或个人。这些租让和租借企业由私人经营,所有权属于国家。承租者必须接受国家监督指导。遵守苏维埃法令,按期交纳租金和一定比例的利润,到期把企业完好地交还苏维埃国家。第三,流通方面(商业方面):废除国家配给制和国家贸易垄断制。在坚持国家计划领导的前提下,实行自由贸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1921年5月通过关于交换的法令,宣布实行产品交换。后因实物交接在实践中行不通,遂放弃产品交换的作法,并取消商业的地区范围限制,允许私人自由贸易。为了促进市场贸易,1921年10月政府重建国家银行,统一管理货币流通事务。第四,分配制度的改革:废止平均主义的实物分配制,实行以工人技术熟练程度和生产效率为标准的劳动报酬级差制。
上一页 [1] [2]
,高二历史上学期《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