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学网学习教育幼儿教育幼儿园管理幼儿园管理经验在全国幼儿教育工作研讨会上的总结讲话

在全国幼儿教育工作研讨会上的总结讲话

12-26 13:46:07   浏览次数:127  栏目:幼儿园管理经验
标签:幼儿园经验大全,幼儿园园长经验交流, 在全国幼儿教育工作研讨会上的总结讲话,http://www.2xuewang.com

  (二)关于

农村幼教事业。

  农村幼教事业的发展没有纳入农村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整体规划之中,发展举步维艰,这是农村幼教事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长期以来,农村幼教事业的主要形式,是以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投入为主举办的幼儿园和附设在农村小学的幼儿园或学前班。建国以来,据估算,全国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乡镇,通过乡镇政府不同形式的支持举办了一所乡镇中心幼儿园,长期以来,它们在引导农村幼教事业发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几年,义务教育建立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但农村幼教还是沿用乡镇统筹管理的体制,在改革以后,很多乡镇出现了财政困难,导致了很多乡镇从幼教事业发展行业中退出,不再对幼儿园提供任何形式的支持,所以,有的乡镇中心幼儿园是完全靠自收自支来维持;甚至有的乡镇直接把幼儿园卖掉,乡镇中心园转为了民办园、非法办园了。

  另外,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很多地方没有把幼教事业与中小学发展同步考虑,因此,在布局调整中,很多农村小学附设的学前班、幼儿园被关闭了。这也是近几年来农村幼教事业滑坡的重要原因。

  (三)民办幼儿园发展迅速,但管理滞后,问题突出。

  在公办园与企事业单位办园发展缓慢的状态下,民办园发展迅速,异军突起,但是管理工作严重滞后,当然这也与管理力量不足有关。

  首先,民办园普遍规模小、数量大、为争生源压低收费标准,呈现出恶性竞争、无序发展的状态。这就导致了民办园条件差,师资水平低,克扣幼儿伙食、教师工资过低、保教质量差等现象普遍存在,安全隐患严重。

  其次,民办园审批、管理工作不到位。一是审批、登记工作不落实。由于部分园因办园条件达不到基本要求,主管部门没有足够力量来管理,造成了大量无证办园的现象。二是教育内部对民办园管理存在批、管分离现象,造成了民办园准入标准过低、不严,使许多民办园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三是近几年,在城市中出现了一批办园条件与服务质量好的民办园,满足了部分高收入家庭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它推动了幼教事业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解决了高端服务的问题。但这类幼儿园缺乏政府行为的管制,普遍存在收费过高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社会对幼儿教育的不满。四是民办园信息公布缺乏监督,存在严重信息虚假的问题。这些虚假信息不仅干扰了公办园的教育教学和办园方向,还冲击了教育行政部门长期倡导的科学幼儿教育理念,在社会上造成很多误解。五是对民办园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因为各级幼教力量严重不足,加上教育部门没有规划管理,批、管分离,所以使得对民办园的管理基本处于无序状态。

  (四)幼教经费匮乏,投入体制不顺,严重制约幼教事业发展。

  目前,政府公共财政体系还没有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教育投入机制已经失效,在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政府对

幼儿教育的责任没有得到落实,需要政府提供服务的地方,出现缺退。应该在现有的投资体制不能调整的情况下,实施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解决低收入老百姓基本的受教育需求。从整体看,各地的幼教经费仅占教育经费的1.3%。由于长期以来,中央财政没有列支幼教专项经费,导致了地方也无法列支幼教专项经费,甚至很多需要宏观调控的工作、引导性工作、改革性工作都无法开展。特别是在农村幼教投入上,基本处于真空状态,问题非常突出。民办教育作为幼儿教育体系的新构成,收费标准常常引发社会的争议,对政府价格管理来说,是很不利的。在督导中,还发现幼教经费使用存在被挤占、挪用等问题。

  5、幼儿教育办园体制变化带来了幼儿教师地位、待遇的巨大变化。

  在计划经济时期,公办教师纳入了教师管理,但企事业办园和农村幼儿园都没有被纳入教育部门的教师系列管理,原来,教师工资是由主办单位来解决,但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单位与幼儿园分离后,这些教师就处在了单位性质不明确、社会保障没着落的状态,面临着生存的压力。为了生存,就一味降低成本、压缩教师人员编制、增加班额等。这是制约幼教事业发展的非常严重的问题。

  6、有关部门管理职责不清,幼教行政管理力量严重不足。

  目前,存在民政、工商等很多部门


www.2xuewang.com哦

在全国幼儿教育工作研讨会上的总结讲话

都来管理幼儿园,收取大量费用,导致了一些规模小的幼儿园为了回避行政部门的监管,不登记,不注册。因此,教育部门要了解政策,协调有关部门解决这些问题。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体制的转换、民办幼儿园数量的增加,新问题不断出现,教育部门管理责任和管理任务成倍增加,但是目前教育行政管理力量严重不足,据统计,省级专职幼教管理干部仅有十几个人。

  以上这些分析显示,幼教事业面临问题很严峻。目前我们正处在经济体制改革大背景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站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度,根据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和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研究新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幼儿教育从单位供给到社会供给的变化过程中,政府应承担怎样的责任,社会组织、公民个人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探索这种转型过程中和转型后新的幼教体系中不同层级、不同类型幼教机构的不同管理模式。这些艰巨的任务都迫切地摆在我

们面前,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形势。

  四、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及主要对策

  目前社会改革大背景要求资源配置方式与行政管理手段都要发生变化,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设满足社会不同需要的幼教体系,提高我国社会公共服务的水平,不仅要根据社会的需要,继续扩大幼教事业的规模,优化结构,更重要的是理顺体制,建设城乡幼教事业发展的新机制,拓展幼儿教育的社会职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教育质量。这是今后一段时期幼教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具体体现在事业的发展、体制的调整、教育质量的提高这三个方面。

  (一)加快幼教立法的进程。

  作为一个独立教育阶段,幼儿教育还没有专门的法律,影响了国家依法治教体系的健全。因此,为给幼教事业的发展和办园行为提供法律保证,使幼教工作有法可依,我们应积极呼吁立法。

  (二)探索适应市场经济的幼教体系。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幼教体系的终级目标是建立以政府提供基本幼儿教育服务为核心的,满足社会多层次需求的幼教体系,理顺投入机制,使政府的财权和事权相统一。在过渡期,我们只能保持现有的财政投入体制不变,政府的投入要在增量的部分来解决保证能够投入到社会不利群体和农村幼教的发展。这是我们的整体思路。

  (三)进一步拓展幼儿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把幼教发展和社会发展、社会结构的转型紧密联系在一起。如英国的国家早期教育行动主要是通过在一定人口的社区建立社区早期教育的资源中心,把教育、卫生、社会公共服务部门整合在一起,作为基地来提供儿童发展的不同方面的服务。因此说,早期教育的社会功能比其他方面的教育更宽泛、更有教育意义。这样的经验同样适合中国。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社会问题的增多,社会的分层更加严重,今年幼儿园出现安全事故,更多的是社会问题的暴露。解决这些问题当然更多的是靠综合治理。但从幼教工作本身来说,如何把幼教事业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经济体制改革联系起来是必要的。首先,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是政府很关注的事情,这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改革是否能成功,特别是关系到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其次,幼教本身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事业,它本身就需要动员社会的参与,多种渠道来提供不同的服务,满足家长不同的需求。因此,近几年,我们一直在推行以家庭、社区为主体的办园思路。因为,幼儿教育的特点及中国国情决定了这些服务必须是面向家庭和面向社区的,而且这样的服务才是最便捷的。因此,我们应抓住机遇,把幼儿教育纳入社会服务体系中,不断扩展幼儿园的社会职能。第三方面就是幼儿教育必须发动和利用家庭、社区的资源,这是幼儿教育的特点决定的,也是中国的经济条件要求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在全国幼儿教育工作研讨会上的总结讲话
《在全国幼儿教育工作研讨会上的总结讲话》相关文章

tag: 研讨会  幼儿教育  幼儿园管理经验,幼儿园经验大全,幼儿园园长经验交流,幼儿教育 - 幼儿园管理 - 幼儿园管理经验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资料 |学习教育试题课件下载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