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调查报告格式,市场调查报告,
2017年中国广告主生态调查报告,http://www.2xuewang.com
这是一场典型的“阳谋”。由营销者、广告公司和媒介联手,媒体成为污染源,消费者每天不得不接受超过1000条信息的轰炸,他们在长期“压迫”之后必然产生信息抵抗,而营销者惟一能突破消费者的这种防御系统的办法,就是制造更多的噪音污染。
悖论3:我们给予激励的行为和意识,恰是我们本来要反对的
来自媒体制造的营销悖论也相当明显。每到岁暮,一些营销媒介总会拣起给企业营销案例评奖的习惯——不消说,这本是一种很好的关系营销的手段。
把促销点子当作营销创新的“奇门遁甲”,把借势当作品牌知名度扩大的百试不爽的捷径,把机会主义谋略取胜当作营销秘方,把红海里的与对手死磕当作市场竞争的全部,可以说,营销系统性的破坏程度,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严重。尤其是大众媒介出于商业目的、对肢解营销的行为和意识的鼓噪,为中国营销带来更严重的第三条悖论。
悖论4:坐而论道的理论家“指导”实战营销者,到底是听还是掉头就走?
悖论5:学习偶像,好的没学会,坏的放大100倍
列宁曾经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是,只要运用一点点求异思维,你就可以发现,其实,“榜样”的破坏性力量也是无穷的。
宝洁、柯达、奔驰、戴尔、肯德基都在201x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与中国消费者的强行磕碰,那些所谓西方化品牌服务的专业性不得不让中国企业在学习中有所警惕。
经过了201x“金属门”的对抗,宝洁还会继续在中国市场继续施展他通行天下的广告手法:对比法、数据法、明星代言法吗?那些对宝洁的品牌管理技艺情有独钟的中国企业仿效者是不是也该惊醒:是不是还想重导覆辙——继续名人代言(伪权威化)、数字上的信誓旦旦和化妆式的效果对比手段,继续把中国消费者的脸蛋当作了一窝又一窝用于病毒实验的小白鼠?
悖论6:如果对一些固有模式舍不得放手,我们将毁于自己热爱的东西
娱乐营销被认为是近几年最成功的营销模式。凡娱乐营销必须不断产生新的兴奋点,新的敏感区,否则,吃剩饭的行为都将被看作是缺乏娱乐精神的,审美疲劳周期迅速缩短,提前来临。
由于缺乏新元素涌入,06版的“选秀”已经辉煌难续,而全国范围的那些同质化节目,虽然多少抢走了消费者的注意力,但是,试问赞助商从节目中获得了多少独占性传播资源?消费者在看完电视直播之后,有多少成为赞助品牌的“粉丝”?
这种“克隆”式的娱乐营销,对中国的营销者来说,有着蝗虫一样的热情和干劲。现在,体育营销可能是娱乐营销的另一个变种,201x年的奥运大戏唱完之后,真不知会有多少企业因为其精彩表演而上台接受观众的掌声。
3年前,美国人马克·奥斯汀和吉姆·艾吉森在《还有人看广告吗》这本书里谈到,“今天的营销比以往更担心失败。与以前不同的是,营销者把成本压力作为他们对衡量营销投资回报的投入不够充分的原因。广告公司的CEO和客户的CEO之间存在的那种高级顾客关系已经变得越来越罕见了”。
确实,我们几乎每天都有理由对探索新的传播方式感到惊奇,我们也几乎每天都有理由为中国广阔纵深的市场腹地给企业提供了游击胜利的机会而欣喜,但是,请记住萧伯纳的一句话:“一个懂道理的人让自己去适应世界,一个不懂道理的人坚持尝试让世界去适应自己。因此所有的进展取决于这个不懂道理的人。”这恐怕是本文要讲的另外一种悖论:不懂道理的人占了世界80%以上的资源,因此营销应变永远跟不上市场变化本身的速度。
汽车跟着飞机跑,肯定会让营销者觉得疲惫之极,但是比起电影《孔雀》张静初在自行车上扯起一面蚊帐去追赶飞机的故事,背着一些折磨心智的悖论上路,也已经有着足够的幸福和快乐了。
[学者释疑篇]
给广告主焦虑症“下药”
我们的猎物藏到哪里去了?是把捕鱼的网结得更大,还是把狩猎的枪换得更先进,这让广告主心焦气躁。连续四年的“广告主生态调查”课题比较表明:广告主以往的市场直觉和营销经验都在动摇,盲目跟风的市场行为某种程度上就是缺乏自信的无奈选择。
广告主的迷茫、营销界的困惑是一种殊途同归,也许,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黄升民的寓言有助于他们扯开这个难解的“谜团”:
莽莽的市场丛林中,广告主是“猎人”,他关心的问题只有两个:一是他们的猎物——目标消费者跑到哪里去了?二是媒体作为“猎人”的“枪”该如何运用?什么样的抢打什么样的猎物更有效?广告公司更像是“猎人”的“望远镜”,帮助广告主更精准地找到目标消费者,为广告主出谋划策。眼下,“猎人”生活的森林已经悄然发生改变,“猎物”愈加难以捕捉,“猎人”急切地想要找到命中率更高的“枪”,并开始对“望远镜”的辅助功能产生了质疑……
学者们站在理论的制高点上提炼了广告主的疑虑,并向整个行业发出了这样的诘问:“消费大丛林”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望远镜”会被新的辅助工具取代吗?广告业“机器大工业”时代终结了吗?广告业不再是精英人才高地?谁拖了广告业的后腿?
这些问题没有绝对答案,但有一点可以断定,尽管丛林法则改变了,但广告主依然没有从骨子里更改自己居高临下的姿态和心里,认定自身为广告市场主导力量的强势态度不断加强。
201x年认为广告主是广告市场主导力量的被访企业比例为55.1%,其次是媒体,选择比率为39.4%,认为广告公司是广告市场主导力量的被访企业比例最低为5.5%。
这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201x年度广告主与消费者之间为何频发对抗升级的品牌危机事件。如果广告主依然把消费者看成广告“受众”,还不能幡然醒悟地意识到消费者已经成为主导广告市场的重要力量,消费者以及他们的消费形态已经演变成广告市场的核心,那么,201x年,还会有更多的知名品牌为他们对待消费者的傲慢态度付出惨重的代价和学费。
摆正脑袋眼睛平视与消费者平等沟通,真要成为广告主一种发自肺腑的自觉行动,而不是喊喊口号的做秀。
建立在实际调查基础上的学术判断更有说服力。课题组在对广告主生态调查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由于消费者主动搜索、参与的互动需求突显,最终导致分众化、个性化的消费群体分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www.2xuewang.comwww.2xuewang.com欢迎您投稿)
此外,营销变革在营销传播层面也要有对应的表现,比如企业在加大终端营销投入,消费者参与性、互动性较强的活动营销兴起,分众化、专业化媒体备受青睐。
显然,传统的广告模式无法挽回地走向衰落,创意已经衰老!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疗法不能帮助广告主挣脱当前的“瓶颈”束缚,最好的选择就是打破瓶子让自己在新的市场丛林中浴火重生。生态重构将打破发展瓶颈。
上一页 [1] [2] [3]
,2017年中国广告主生态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