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学网学习教育教学反思物理教学反思分解教学的每一个动作——《向心力》教学反思

分解教学的每一个动作——《向心力》教学反思

12-26 13:38:22   浏览次数:598  栏目:物理教学反思
标签:物理教学反思范文,物理教学反思案例, 分解教学的每一个动作——《向心力》教学反思,http://www.2xuewang.com

                                坪山高级中学 肖立会

  参加这次的深圳市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能够顺利完成,首先要特别感谢吕文彬校长和李智组长的悉心指导,在准备过程中,他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这些意见不仅对我这节课有很大帮助,还对我日后的教学起到了指引的作用。
  总结在这次比赛过程中我在教学方面的收获,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细化每一个问题
  课堂上设问是一门艺术!太难的问题,给学生的门槛就太高了,有些体质较弱的学生很可能被难住了,跨步过去,最终被关在了物理的门外。其实,设问的目的在于给学生学习理解新知识铺路搭桥。所以,我们设的问题就应该是学生可以一步步踏着向前走动梯子。
  在这次的准备过程中,关于这一点,我的体会很深。比如,在举生活中圆周运动的例子——地球公转时,本例子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向心力的理解,知道任何做圆周运动的物体,都需要向心力,而这个向心力是由指向圆心的合外力提供的。我最初的设计是这样的,播放地球公转视频,提问:地球为什么能绕太阳做近似圆周运动?在第一次在15班上时,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根本没有反应,他们还不明白我的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所以,在我后面解释的过程中,学生还是迷迷糊糊的,不怎么理解。在上了这节课后,在李老师的建议下,我将这一个问题分成了3个问题——(1)地球在做什么运动?圆心在哪里?(2)地球受什么力?(3)合外力是哪个力?方向如何?(4)向心力由哪个力提供?在这样的修改之后,再在7班上,学生很快就可以理解这个问题。在探究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也作了这样的修改,改后的效果好很多,学生理解很快,效果更明显。
  其实,仔细回忆我在以前上课过程中,经常也是提出的问题,学生的回答与想要的答案差距较大,原因就在于我的问题跨度太大。对于我们的学生,应该根据学生实际,将问题细化,一步一步设问,逐步引导,让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逐渐建立起学习物理的信心,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2、规范语言,精益求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经意说错的一句话,可能会在学生的脑袋里从此留下一个错误的概念,想要再订正,就比较难了,因为认的第一次认知往往是比较深刻的。所以,在教学中,应尽可能的避免口误。而要如何避免呢?只有在备课时多读、多做、多看,看多了,做多了,自然就知道这个知识,或者意思,表达的方式有哪几种,在课堂上就不会出现口误了。
  3、注重细节,准备充分。
    教学中,有很多事是无法预料的,比如,可能这个班的背投有问题,无法用课间,或者由于系统版本问题,无法显示公式等等问题。那么,要防止这些事情的发生,只有在上课前我们就要先去班上检查一遍。物理课经常需要做实验,实验仪器是否正常,在使用仪器时可能存在什么安全隐患,这些问题我们也应该在课前做好准备,先在办公室演示,假设出现什么情况,该如何解决,这些都是必须要考虑到的。在这次准备过程中,当我在10班做演示实验时,就发生实验现象与所要的得到的结果完全相反的情况。当时在出现这种情况时,我就慌了,不知该怎么解释,最后硬是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还是在于我在准备时没有自己动手实验。教师备课,要备的方面其实很多,在这次比赛中,我在这方面的感触及深。
  4、以学生直观感受替代老师讲授,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而直观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必要条件。学生以直观感受形式获取知识,比如:观看视频资料、自己动手实验等,与由老师传授知识相比,直观感受的效果要好很多。这一点,在这次准备的过程中,感触也很深。
  在我原来的教学设计里,在给出向心力的定义之后,我只是加了一句文字说明,说明任何作圆周运动的物体都需要向心力,这个向心力是由指向圆心的合外力提供的。只是这样的一句说明,而没有相应的实例分析。在我将教学设计

拿给科组老师讨论时,他们都一致认为要加上几个实例的分析。后来,我在此处加上了实例,包括演示地球公转、用塑料杯罩住钢球让钢球做圆周运动、圆锥摆等。在学生有了这些圆周运动的体验之后,紧接着让学生用刚学过的知识来解释为什么物体会做圆周运动,通过分析,加深对向心力的理解。在作了这样的修改之后,再在上课时,学生就能更好的理解向心力了。而且,这样的设计还降低了老师上课负担,不必费尽口舌去解释。
  教师在课堂上怎样解放自己,其实还是在于我们对课堂的设计上,有没有找到简便、灵活、适用的方法。有些地方学生能完成的,老师不要代替学生完成。特别是我们的学生,如果课堂上一味地接收,必然失去学习兴趣,而如果课堂上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部分多了,课堂气氛自然就好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就高了。
    以上是我在这次比赛课准备过程中的一点体会。经过这次的比赛,使我对一些问题认识更深了。这对我今后的教学是一个很好的指导。
,分解教学的每一个动作——《向心力》教学反思

《分解教学的每一个动作——《向心力》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tag: 教学反思  向心力  物理教学反思,物理教学反思范文,物理教学反思案例,教学反思 - 物理教学反思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资料 |学习教育试题课件下载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