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将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的过程,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2、 能够根据运算顺序对混合运算进行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经历对比、推理总结过程,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形成一定的学习技能。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1、递等式表达计算步骤2、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 问题提出、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再过几天我们学校的读书月活动将要开始,在活动结束时需要表彰涌现出的优秀同学。老师想为他们准备一些礼物。你们认为准备什么礼物好呀!
生:书、铅笔、钢笔……。
师:你们的提议真好,其实老师已经想好了,请同学们们看【出示P30的插图】
二、 探究新知,总结方法
1、探究第一个问题。
(1)、问。从图上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生1:我知道每个书包20元。
生2:我知道每本笔记本5元。
生3:我知道每个水彩笔18元。
生4:我知道每个钉书机12元。
(2)、师:现在老师买了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请同学们帮老师算算,我该花多少钱呀?把你的算出来的结果和方法记录下来并和同桌说说。
(3)、集体交流,学生叙述各自的方法,把学生的运算方法板书在黑板上。5×3=15(元) 15+20=35(元)
师:那么同学们用分步做的方法很好,不过我们能不能列出一个算式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算式。【板书课题】(4)、观察刚才的两个算式并说说每步表示什么意思?
生:5×3=15(元)求到3本笔记本的钱
15+20=35(元)求到3本笔记本的钱+1个书包的钱=总共用去的钱
师:那要解决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你是怎么想的?【3本笔记本的钱+1个书包的钱=总共用去的钱】
(5)、根据数量关系式那我们能不能把刚才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呢?学生自己思考再相互交流。
生: 5×3+20
师:说出为什么要列成:5×3+20?
生:因为求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就要用3本笔记本的价钱加1个书包的价钱等于一共用去价钱。
(6)我们在算的时候该先算什么?为什么要样算?
(7)指导学生书写格式。
2、探究第二个问题
(1)出示P30的第二个问题,你会做吗?
(2)交流并讨论运算的顺序50-18×2
(3)说出思考过程
3、根据图意,说出下面的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8×3+20 18+5×4 100-20×3 60-19×3
当说到60-19×3时刚开始学生有些茫然,(找不到图意)然后突然反应过来。
4、总结比较
师:从刚才的算式中你知道每题都有哪些运算?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交流。
小结:算式中有乘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
三、 巩固提高
1、想想做做的第1题,先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再在课本上写出计算的过程。要提醒学生注意每一步的书写格式。最后交流结果,并指名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2、想想做做的第2题找出其中的错误,再进行订正。
最后指名学生说说每题错在什么地方,应该怎样改正。
3、想想做做的的第3题先让学生分组比较每组中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再进行计算,最后集体交流。
4、想想做做的的第5题先帮助学生弄清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再让学生列综合算式分别解决三个问题。
四、总结
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完成作业:P31第4题
《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还初步接触过乘加、乘减,但都是乘在前,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的。本课内容是本单元教学混合运算的第一课,因此在教学时我通过以下方面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
1、 结合现实素材,唤醒已有经验。
运算顺序是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应该遵循的规则。为让学生弄懂、学会为什么在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乘(除)法?我出示教材的插图,让学生结合现实的素材列出算式,为学生学习新知打下伏笔。
2、利用生活经验,体会这些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在学生结合现实的素材列出算式后,让学生根据情景说出运算顺序。通过五道题的根据情景说运算顺序的练习,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主动的接受新知。使学生在情景中初步体会, 逐渐学会,学习思辨,掌握技能。
tag: 教学 数学教学反思,数学教学反思范文,数学教学反思案例,教学反思 - 数学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