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学网学习教育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初三语文教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外国诗两首》教学案-九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外国诗两首》教学案-九年级语文教案

12-26 13:49:13   浏览次数:418  栏目:初三语文教案
标签:初三语文教案模板,初中语文教案模板,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外国诗两首》教学案-九年级语文教案,http://www.2xuewang.com

【教学目标】
1. 了解济慈和叶赛宁及其田园诗的特点。
2.把握意象,感悟诗歌内涵。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4.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意象,感悟诗歌内涵。
2.有感情的朗读诗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淘.教.案.网)】
一.导入新课
面对大自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即使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在诗人的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即使是最平常的夜景,在诗人的笔下也能变得美丽而熠熠生辉。今天,让我们走进外国诗两首中,去倾听生命的歌吟。
二.研读赏析《蝈蝈与蛐蛐》
1。作者简介(学生课前搜集济慈资料,举手汇报,小组补充)
     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自幼喜爱文学。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与蛐蛐》,从此斩露头角。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如颂诗中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十四行诗《白天逝去了》等。
    他的诗想象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一如温柔、清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洋溢着进步的自由精神和人类的崇高理想。他主张诗人以“美的梦幻”“自由的想象”进行创作,表现“永恒的美的世界”。他的诗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后来的唯美派诗人以及20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有很大影响。诗人25岁宏才初展时,就不幸与世长辞。他留下的墓志铭是:“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2。指导朗读:
1)。教师感情范读(或播放下载),学生仔细聆听教师的范读,能够在音乐中感受诗作的抑扬顿挫,诗人的感情。在听的过程中,能够纠正自己的读音,识记生字词。
jiāo       yūn       xiāo      níng       qī
骄 阳    昏 晕    消 逝    凝 成    栖 息
2)。学生多种形式读诗(指名读,小组推荐读,分组齐读,男女生齐读等比赛形式),学生整体感悟诗歌。划出印象深刻的句子,多读几遍,标示停顿。
3)。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夏天蝈蝈的声音是怎样的。学生想象如果自己是这首诗中的蝈蝈,鸣叫时心情是怎样的?并试读课文。要求学生抓住诗文中的关键词从中体会,如:昏晕、声音飘荡、喜悦、舒适等。
 3。学生分组自由诵读与讨论,充分联想,想象入境,感受诗歌中精细的情景描写。并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述自己对诗文中意象的理解。
1)。用一句话大致说说对诗歌的理解。
2)。要求用填充式表述:“借助    的意象,表达了     的情感”。
4.合作探究,讨论汇报。
读全诗,再次结合诗人生平,理解诗人的创作思想:“诗文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他的思想”,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分组讨论如何理解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板书)
5。展示交流
学生配乐美读小诗,放飞心灵,体悟济慈如月光般清丽恬静的诗风。
三.指导自读《夜》
 1.作者简介(学生课前预习已搜集,不作要求)
叶赛宁(1885——1925),俄罗斯诗人。早期诗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赞美宗法制农民生活。十月革命后的部分诗作,试图反映新的革命生活,但仍留恋革命前农村的田园生活,钟情于乌托邦式的“农民的天堂”他的抒情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农村大自然风光景色。
2.围绕此诗的标题,问学生看到“夜”这个词,联想到什么?头脑中会出现什么样的景、物、人?(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推荐汇报)
3.学生自由诵读,感受并形象描绘诗人笔下的夜景。
1)。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夜的什么特点?
2)。用你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中所写的夜景。
3)。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4.拓展延伸
同是写夜的诗歌,这首诗和郭沫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外国诗两首》教学案》,来自www.2xuewang.com网!http://www.2xuewang.com

若的《静夜》给人的阅读感受有什么异同?
                   静  夜
月光淡淡,              天河何处?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远远的海雾模糊。
    白云团团,              怕会有鲛人在岸。
    漏出了几点疏星。        对月流珠?
5.学生熟读诗歌,深层感受夜色,体会夜的意蕴。
四.读出异同,把握全诗。
1、深入探究,比较两诗在内容、形式与主题等方面的异同:(这一部分主要以学生归纳为主,教师适当鼓励,不必讲解)
相同点:
1)。题材相同,都是田园诗。
2)。写作手法相似,都是以大自然极常见的事情作为感情表达的意象,情味浓郁,意蕴悠长。
3》两位诗人都表达出了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
不同点:
主要表现在构思方面:《蝈蝈与蛐蛐》一诗,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仅仅描写了蝈蝈与蛐蛐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丰墨不多,都能以少胜多,富有内涵,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角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叶赛宁的《夜》,纯然写景,反复吟咏,在写景中渗透着诗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渗透着生命的底蕴。
五.收集你喜爱的外国诗歌,并加以赏析
 
附:板书设计
蝈蝈与蛐蛐
盛夏──蝈蝈的乐音
       大地的诗歌 充满生机
严冬──蛐蛐的歌儿

叶赛宁
河水  松林  夜莺  秧鸡                静谧   美丽   
溪水  月色 大河  小溪  青草          (安适、宁静的境)      (反复吟咏)                 
附:重点字词
jiāo     yūn     xiāo    níng    qī     xuān
骄 阳    昏 晕    消 逝   凝 成   栖 息   喧  响
附:朗读节奏
蝈蝈与蛐蛐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 
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 
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 
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 它争先 
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 
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到疲劳了, 
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 
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 
蛐蛐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 
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 
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外国诗两首》教学案》,来自www.2xuewang.com网!http://www.2xuewang.com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外国诗两首》教学案-九年级语文教案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资料 |学习教育试题课件下载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