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想]
《“布衣总统”孙中山》是一篇传记,文章以小见大,通过记叙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他甘于淡泊的非凡品质。因此,我从“布衣”切入,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辅以多媒体,让学生从衣食住行的角度感受孙中山的人格魅力,进而引导他们认识自我、重塑自我,并掌握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整个过程分为激趣导入、初读感知、分析探究、拓展迁移和巩固练习五个阶段。
[课堂实录]
师:请同学们来看一段影片(用多媒体播放孙中山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誓的场景)。孙中山作为我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被公认为是二十世纪的第一位伟人。那么,根据你对一般国家元首的了解,你认为孙中山的日常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生1:我觉得他的生活应该是很奢华的:吃最好的,住的也一定是最好的。
生2:我觉得他应该是像以前的皇帝一样有“三宫六院”。(众人大笑)
生3:我觉得他吃的应该是山珍海味,住的也应该是很豪华的,穿着制作精良的总统服,然后出门的时候也一定会有好多随从,风风火火的。
师:这位同学谈得很具体,但“风风火火”用于形容做事很有劲头,形容场面热闹应该用——“风风光光”(生齐答)对!还有同学愿意谈谈你的看法吗?
生4:我也认同他们的看法,我觉得孙中山有绝对的权利要求别人为他服务,因为他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有学生点头)
师:我想刚才几位同学的看法应该代表了大部分同学的意见,(学生点头)我们觉得孙中山无论享受绫罗绸缎,还是山珍海味,都无可厚非,因为他是总统。然而现实中的孙中山到底是不是这样呢?请看陈廷一的传记《“布衣总统”孙中山》。(教师板书课题,多媒体展示)
师:题目中“布衣”是什么意思?
生5:“布衣”古代指平民百姓。
师:对!同学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生6:因为封建社会等级森严,贵族可以穿绫罗绸缎,而普通百姓只能穿粗布衣服,于是“布衣”就成了平民百姓的代称。
师:非常正确!其实除了“布衣”之外,还有一种更劣等的衣服,就是我们在《五柳先生传》中接触到的,是什么?──“短褐”(学生大声齐答)。
师:所以这个“短褐”在古代就成了穷人的代称。但课文中“布衣”和“总统”又怎么会结合在一起呢?从课文就可知道孙中山这个称谓原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来历呢。下面就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的前四段。(学生朗读)
师:非常整齐,声音很洪亮。但是请同学们注意这个字──“崇”(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的正确读音是“chóng”,请与“祟(suì)”区分开来。
通过朗读,我们知道孙中山“布衣总统”的称谓来源于早年他与张之洞一段交往的故事,可见,孙中山早已胸怀“非布衣”的大志,并且很有伟人气质。但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并不是他“非布衣”的大志,而是他的“布衣”情结。“布衣”在文中的意思是──简朴(学生齐答)。
那么,作为大总统的孙中山,他身上具有哪些“布衣”色彩?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文,并找出富有表现力的词加以体会。(多媒体展示问题)
(学生阅读课文,并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然后生派代表回答。)
生7:我们认为孙中山先生的“布衣”色彩主要体现在他的居住、衣着、饮食和出行四个方面。
师:大家同意吗?(学生都表示同意,教师板书)能结合相关词句说说吗?
生8:孙中山先生的居住条件非常简朴,体现在这句话上“孙中山住着一间不大的房间……一张沙发”。
师:这句话中最富表现力的词有哪些?
生8:“不大”、“四把”、“两张”和三个“一张”中的几个数词写出孙中山先生的房间摆设很简单,说明他住的地方很简朴。
生9:我补充。还有一句“他的房屋外面是客厅,兼做饭厅”中的“兼”字写出孙中山先生的住房面积很小,这也体现了他的“布衣”色彩。
生10:孙中山的衣着很简朴,体现在他把“学生装”改为“中山装”作总统服这件事上。
生11:我觉得文中最能体现孙中山先生的“简朴”的,就是关于“食”这个方面的内容。
师:为什么?
生11:因为在这个方面,既有正面表现,又有反面衬托。
师:能具体些吗?
生11:第9段从正面表现他吃的很简单、很普通,然后用唐绍仪、伍廷芳饮食很奢侈来进行反衬,更加突出了孙中山先生在饮食方面的简朴,很有表现力。(学生频频点头)
生12:孙中山出行的“布衣”色彩体现在“为避免惊扰群众,他总是悄悄出巡,不声不响”这句话上。
师:他有没有风光出行的条件?
生12:有,这句话“总统府内有……24辆汽车”,其实他完全有条件风风光光地出行,但为了老百姓他只是悄悄地出行,令我很感动。
师:这里除体现他的简朴之外,还体现了他的什么思想?(学生小声交流一会儿后,有学生举手)
生13:还体现了他的“平等”、“博爱”的思想。
教师肯定后归纳:孙中山先生的“布衣”色彩主要体现在他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的住、衣、食、行等生活细节上,尽管他贵为总统,但是日常生活中依然保持“简朴”,体现他作为世纪伟人所具有的非凡的品质和精神──甘于淡泊,关心群众,由此辐射出他永不褪色的人格魅力。(根据学生分析,用多媒体展示详细板书)
师:孙中山一生东奔西走,漂洋过海,南征北战,可写的材料有很多,可作者为什么只是选取这么几个生活片断来写呢?
生14:因为的文章的中心是为了表现孙中山先生的“简朴”,所以……
生15:因为要根据文章中心选择材料,东奔西走、漂洋过海这些事例与中心关系不大。
师:概括地说,就是围绕“简朴”这一中心,用住、衣、食、行等日常生活片段来反映人物甘于淡泊的思想品质,可谓以小见大
,选材精当,这正是传记文学的特色。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知道了孙中山的“简朴”生活,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名人的“简朴”的事例?你是怎么看待“简朴”的?你认为在现今社会怎样才算做到了简朴?请任选一到两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多媒体展示问题)
生16:我知道的有周总理的事例,他的那件睡衣穿了20多年,总是补了再补,已经补得无绒无色了,衫衣也换了领子和袖口,补得深浅不一。
生17:还有毛泽东也是这样,衣服破了也不舍得丢,总是补了再补,体现了他的简朴。
生18:香港的首富李嘉诚至今佩带着一块26美元左右的廉价手表,并自豪地说现在花在自己身上的钱越来越少了。他也是很简朴的。
师:几位同学谈的都是第一个话题,那么另外两个话题有同学愿意谈谈吗?
生19:我觉得“简朴”是每个时代都需要的精神,但时代不同,“简朴”的含义也不同。现代社会的“简朴”并不是要求我们穿破衣服或打补丁的衣服,而是不铺张浪费,必需的花费不是浪费,关键要用之有度。
生20:“简朴”在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应该大力提倡,但过度的节约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因为如果每个人都过分节约,就会使消费量降低,那么国家的经济就得不到持续的发展,(众大笑)所以我觉得“简朴”也应适度。
tag: 课堂 高中语文 孙中山 高一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模板,高中语文教案模板,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