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学网学习教育免费教案物理教案初三物理教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杠杆》教案(3篇)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杠杆》教案(3篇)

12-26 13:49:13   浏览次数:599  栏目:初三物理教案
标签:初三物理教案模板,初中物理教案模板,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杠杆》教案(3篇),http://www.2xuewang.com
大纲要求:1、理解力臂的概念。2、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知识点分解:
1、杠杆的概念。        2、杠杆的五要素。
3、杠杆的示意图。      4、杠杆的平衡条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知道什么是杠杆的五要素,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4、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
二、教具:计算机及其网络、课件、投影、激光手电、直尺。
三、教学重点:1、杠杆的五要素。2、杠杆的平衡条件。
四、教学难点:力臂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阿基米德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杰出的科学家,他有一句豪言壮语:“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搬动地球”。他的话有道理吗?从这一节开始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板书:第十三章简单机械  第一节 杠杆)
人们在劳动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有的机械很简单,例如钳子、剪子、螺丝刀、扳手等;有的机械比较复杂,例如:缝纫机,车床、印刷机、收割机、起重机等等。复杂的机械是由许多元件、部件组成的,其中不少都是简单机械。所以简单机械的知识是理解复杂机械的基础。今天我们就从杠杆这种简单机械开始学习(板书:一、杠杆的概念)。
人类很早就开始使用杠杆了:这是三千多年前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时的情景。他们就是靠杠杆这一简单机械来搬动巨大石块,从而建造了世界奇迹——金字塔。
请同学们利用手边的直尺和橡皮做一个简单的杠杆,来撬起你的文具盒(学生实验)。
根据刚才的实验,撬动石块我们首先需要什么?(学生回答)————撬杠。将撬杠放在石块下;向下压撬杠,就可以撬动大石块了。(同步动画演示)。那么在这里使用的撬杠是具有什么特点棍呢?它必须是一根硬棒;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具体地说就是: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杠杆,比如跷跷板、小型抽水机的手柄。它们都有一根硬棒,都是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着一个固定点转动。所以它们都是杠杆。谁还能举出几个杠杆的例子?学生回答。(剪刀、钳子、铡刀、杆秤、起重机的吊杆、天平的横梁、扁担、指甲刀)。
为了更好的了解杠杆,我们先学习几个有关的名词,(板书:二、杠杆的五要素)。在撬石块的例子中,杠杆绕着O点转动,我们就把这一点叫做杠杆的支点。即:“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做杠杆支点。”常用字母O来表示。人加在杠杆的一端的力,使杠杆发生转动,这个力就叫动力,在图上用F1来表示。杠杆另一端石块的重力阻碍了杠杆的转动,我们称为阻力,在图上常用F2表示。
请同学在练习本上画出抽水机的手柄这个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学生叙述,教师演示)。
当沿着动力的方向作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叫做动力的作用线,那么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动力臂,用L1表示动力臂。同样,我们可以做出阻力臂,用L2表示。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出跷跷板和抽水机手柄这两个杠杆中的力臂(学生练习)。请大家注意:找力臂时一定要先画力的作用线,然后用几何的方法,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这段线段的长度就叫力臂。一定不要把支点到力的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当作力臂。这五个概念是分析杠杆时经常使用,所以常称它们为杠杆的五要素。
练习:找出铡刀中的杠杆,并标出它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学生练习,教师点评。
如何才能用很小的力撬起更大的石块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实验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现在让我们踏上信息高速公路,利用国际互联网络进行模拟实验。请同学们打开网页(http://iai.edu123/phy/phy_ 05/html/lever. htm):屏幕的杠杆上有彩色的刻度标记,每格为0.1m。每个砝码的重力是1N。挂砝码前杠杆刚好平衡。你可以使用鼠标左键在杠杆的任意刻度上挂上或取下若干个砝码,找出杠杆平衡的规律。(方法是:在钩码上单击鼠标左键,可取下一个钩码;在其他位置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到其他钩码下方或杠杆刻度上,松开左键即可增加一个钩码。)
实验时,在杠杆的不同位置两边挂上若干个钩码,调节钩码的个数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观察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的大小,填入表中。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重做两次实验,计算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的值,并将结果填入表中。总结杠杆平衡的条件。
根据实验让学生总结,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用字母表示就是:F1 L1=F2 L2.。
这就是著名的杠杆原理。公式表示了杠杆平衡的条件,既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的关系。
此公式也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F1/F2=L2/L1它表示在杠

杆平衡时,动力、阻力的大小与它们的力臂成反比。
关于如何使用杠杆才能更省力以及这个公式的具体运用,我们将在下一节中继续研究。
小结:今天我们都学习了什么?
(一、杠杆的定义;二、杠杆的五要素;三、用实验研究了杠杆的平衡条件。)
课下请同学们思考,如何使用杠杆才能做到更省力。
今天的作业是:课本P193页练习1.2.3题。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杠  杆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知道有关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教具:杠杆、支架、钩码、尺、线等
三、复习
       请画出下面点到线的距离。(学生板演)
四、 导入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搬动地球”你知道这句话中的道理吗?在这句话中“一个立足点,一根长棍”指的是什么呢?对,这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杠杆。(板书课题)
五、 新授
师:那么什么是杠杆呢?
(一)杠杆定义
同学们请看:(教师演示)
我们来模拟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怎样用一支棍撬起一块大石头?(模拟撬粉笔盒)
师:在模拟这个过程中,我们用了一支硬棒,而且在撬起过程中这支硬棒在一个力的作用下,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象这样的一支硬棒叫杠杆。(板书定义)
同学们能否利用手边的刻度尺来做一个杠杆撬起你的书本呢?(学生实验)
师:你能举出几种在日常生活当中见过的杠杆吗?(学生举例)
出示投影片:起子、铡刀、羊角锤、抽水机柄、剪甲刀等。教师指出,这些都是杠杆,然后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点:一支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需要注意的是杠杆并非一定是直的。
(二)杠杆的五个要素:
师:其实在三千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开始利用杠杆了(看图13-1),那么他们利用杠杆的目的是什么呢?(学生答,省力)对,我们利用杠杆时一般都是为了省力,那么杠杆为什么省力呢?要想知道原因,需要了解几个有关于杠杆的名词。我们以刚才的撬棍为例来学习这几个名词,为了学习的方便,我们可以把这个图画出来。(教师示范讲授)
1、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用红笔标出)
2、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注意:动力指的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受力物体是杠杆,动力作用点在杠杆上。(教师演示)
3、  阻力:阻止杠杆转动的力。(F2)
同样,阻力也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受力物体同样是杠杆,阻力作用点也在杠杆上。(教师演示)
4、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
动力作用线的定义在课本的下面(学生阅读)
在我们这个例子中,如何才能画出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教师演示)
我们把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
5、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1] [2]  下一页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杠杆》教案(3篇)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资料 |学习教育试题课件下载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