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签证》一文,是发生在二战期间真实感人的故事,记叙了中国政府驻奥地利的总领事何凤山保护遭纳粹德国残忍迫害的犹太人处境的故事,表现了何凤山的勇敢、正义、富有人道主义的品质。
一拿到课文,我便把教学重点锁定在课文的2—4自然段,想通过“何凤山是怎么帮助犹太人的?在办理签证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应对的?”这样的中心问题,贯穿全文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几个重点语句的朗读,充分感知何凤山的勇敢以及正义。有了大体思路,自己便很自信地备起课来。可是,当我第一次用我校学生讲完以后,结果,却令我很是失望。总感觉学生并没有真切、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何凤山的英雄品质,一切的一切好像是流于表面形式,好像在高喊口号。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恰恰是忽略了学生对当时时代背景的真正了解,没有触及学生心灵深处,情感从何而发?自己便把教学设计做以改进,把课文中仅有5行半的第一自然段的教学进行加码。通过让学生汇报搜集的能真实反映犹太人生活的相关资料,以及展示配乐的相关图片,把学生一下子带进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了真情实感,对下面的学习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推进作用。
其次,能体现出何凤山的勇敢品质的相关语句,个个简短:1、他表示,任何人只要提出申请,就能在中国总领事馆得到去上海的签证。2、何凤山和他手下的工作人员忘我的工作着,以最快的速度为他们办理各种手续。3、何凤山当即在电话里说:“对不起,我无法按照您的要求做。”4、他说:“只要我在一天,我就会帮助这些苦难的人。”如何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何凤山的勇敢、正义、富有人道主义呢?我采取了“抓住重点词、理解重点词、感悟重点语句背后的故事”来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反复朗读。这样何凤山的形象逐渐在学生心目中高大起来了。
当然,这节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比如:课题“生命的签证”多么饱含深意,在这节课上应当再引领学生更深入地领悟,我想学生一定也会更有话说,这点做得比较欠缺。
我想,我会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更深入地研读教材,把握好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口。让自己在不断的挫折中更快更好地成长!
,《生命的签证》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