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中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是根据我国新形势下对英语的社会需求和英语学科在基础教育中的价值地位。在小学阶段,任务驱动型学习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感受新的语言韵律,体会它的使用价值,获是用另一种语言进行交际的经验,并从中得到乐趣。
我所任教的年级是三年级,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学习,乐在其中,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上课之前我通常会和学生共同唱英文歌曲或朗读小诗。我觉得这样做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并且营造了轻松,活泼的英语学习氛围。实践证明,这样做是对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
我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设计上尽量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以“任务为基础”(task—based)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全身反应法(TPR),组织学生在“身体运动”中学习。如在新授颜色这一课时,对新内容的导入是让学生听节奏欢快的chant,回答问题,引出单词。借此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达到了听力训练的良好效果,让学生轻松地形成良好的发音习惯和标准的发音。利用身边的实物——各种颜色不同的实物,教师快速法令,学生迅速展示,这个活动提高了学生对实物的感知力。设计了“抢碰颜色”的游戏使课堂气氛热烈,增强了趣味性,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高涨,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另外,由于三年级刚开始正式学英语,所以早读也是一直困扰我的一个焦点问题。我认为早读课虽然只是短短的十几分钟,但也是英语学科促进教学的重要环节。我根据学生早读的情况,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一、自主性原则。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应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读有所获,阅读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协作性原则。学生之间通过学习小组建立协作关系,进行自我管理。我在每一小组中选一名领导能力较强的学生示范,帮助和带动其他组员共同提高早读质量。
三、持之以恒的原则。 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早读习惯。
“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了就用”给学生合适的任务,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学习的乐趣和价值,使他们更积极,更自信,轻松、愉快地掌握语言,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处处焕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