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介绍
解读大纲,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我们不难发现数学教学“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要设立‘数学探索’教学建模等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椭圆定义及其标准方程”是人教版高中数学第二册(上)第八章《圆锥曲线方程》的第一节课,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个片段“椭圆定义”教学过程及其反思。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引出课题——8.1椭圆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教师:我们以前学习过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圆的定义。
学生1: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
教师:我们是怎么画圆的呢?(课前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块硬纸板,两颗图钉及一根定长绳子)谁上黑板来演示呢?
学生2:(上黑板来演示)
教师:“圆是动点P到定点O的距离为常数的点的轨迹”说成“圆是动点P到定点O的来回距离之和为常数的点的轨迹”,行吗?
学生:(齐声地)行。
教师:现在把这根绳子的两端分别系在两颗图钉上,并分开固定在两个点F1、F2上,并保持拉紧状态移动铅笔,请你们再画一画会是什么样的曲线?
学生:(动手画椭圆)
教师:(演示几位学生所画的椭圆)
我们看到这个曲线的形状正是一个压扁了的圆,我们称为椭圆。
(黑板上写出课题:椭圆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大家看,椭圆是一个很美的图形,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椭圆的这种曲线,能否举例呢?
学生:地球运动轨迹,……等等。
2、通过实验,自主探究,椭圆的定义以及椭圆的扁圆与焦距定线段长之间的关系。
教师:刚才大家对椭圆有了形象上的认识,我们不仅作出了椭圆这个曲线,而且还在生活实践中找到它的应用,下面我们能否给出它的定义呢?
学生3:椭圆是平面上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常数的点的轨迹。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学生总结的椭圆定义)
教师:很好。
(教师拿起两个学生所画的椭圆展示)
同学们画椭圆时,线段是一样长的,为什么我们所画出的椭圆不一样,有扁有圆呢?
学生4:这与两定点F1、F2的位置有关。
教师:很好。
我们改变一下F1、F2的位置,大家画一画椭圆,看一看到底有何关系?
学生5:F1、F2位置越近椭圆愈圆,F1、F2位置越远椭圆愈扁。
教师:这位同学总结得很好。
如果我们不改变F1、F2位置,只改变线段长,大家画一画,它们又有何关系?
学生6:定线段的长直小椭圆愈扁,定线段的长越长椭圆愈圆。
教师:这位同学总结很好。
设|F1F2|=2c,|PF1|+|PF2|=2a,如何通过a,c刻划椭圆的扁圆程度。
学生7:当c/a越小时,椭圆愈圆;当c/a越大时,椭圆越扁。
教师:以上我们讨论了椭圆的定义,知道了椭圆与两定点位置以及定线段长有关,给定了线段长,两定点位置就一定能作出椭圆吗?大家讨论一下,这里有没有条件限制。
学生:(动手实验,讨论、总结)
教师:(在黑板演示,2a>2c,2a=2c,2a<2c三种不同情形的轨迹。)
根据我们动手实验及老师的演示以及讨论,同学们总结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8:(1)当2a>2c时,轨迹是椭圆。
(2)当2a=2c时,轨迹是一条线段,是以F1、F2为端点的线段。
(3)当2a<2c时,无轨迹。
(4)当c=0时,轨迹为圆。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再看看椭圆的定义,有无补充。
学生9:椭圆是平面上到两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为常数2a的动点的轨迹,其中2a>| F1F2|>0。
教师:(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写上:其中2a>| F1F2|>0)
补充得很好。
这里我们F1、F2叫做椭圆的焦点,F1、F2的距离叫做焦距,记作| F1F2|=2C。
三、教学反思
1、本节课,学生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亲身经历了“问题——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多次循环的探究过程,实现“为什么”、“怎么办”的思维启迪,从而达到开发智力、发展能力的目的。所以,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本节课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去发现椭圆定义的本质,探索图形变化规律,从而掌握椭圆的概念、椭圆的扁圆与焦距、定线段长之间关系,至始至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气氛活跃,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tag: 教学 高三数学教案,高三数学教案模板,高中数学教案模板,免费教案 - 数学教案 - 高三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