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20 Humour教案
“幽默”是英语国家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核,也是这一文化的一个显著标识。中国学生从开始学习英语时起(小学或初中),就在接受“幽默”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一话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这是因为:1、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渴望了解世界,他们对异国文化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乐意学习和了解关于异国文化的内容;2、通过几年的英语学习、阅读报纸杂志等等,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中的“幽默”已有一些认识;3、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幽默元素,学生从本国文化中叶汲取了一些幽默的营养。可以肯定地说,这个单元的话题是“老师愿意教,学生乐意学”。
下面我分为六个课时讲讲本单元的教学。
第一课时 听力
一、教材简析 “热身”(Warming-up)部分提供了三个绕口令,并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快速、准确地说出来。这部分的“热身”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一个趣味性强、参与面广的活动(说绕口令)来快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二是为课文的学习活动(如观看相关影片等)埋下伏笔,作出铺垫。“听力”(Listening)部分通过让学生听一则幸福往事,训练学生理解叙述类材料的大意和主要细节的听力理解技能。
二、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tongue twister, bitter, couple, minister, marry(two possible meanings)
(2)语言技能:训练学生的下列口语技能:
1)正确、清楚、响亮地发好单词的元音;
2)按意群、有节奏地说句子。
同时训练学生下列听力理解能力:
1)注意力分配能力:眼耳并用,同时观察图片信息和听懂文字信息;
2)信息预测能力:能根据所提供的图片信息预测故事的发展并在听的过程中不断证实、修改预测和作出新的预测;
3)抓故事主要线索的能力:能将注意力始终放在故事的主线上、理解大意;
4)捕捉特定信息的能力:能有选择性地将注意力指向特定信息;
5)准确地听写相关词语的能力:能听懂并写下特定的词语(如交待故事发展的动词等)。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训练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难点是在听力理解的基础上,如何比较流畅地说和写。
四、课时结构(按45分钟计)
为达成上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材料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课时时间分配如下:热身10分钟,听力20分钟,说7分钟,写8分钟。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取听说法、听写法、竞赛法、交际法、合作学习法等。多媒体教学(录音机,幻灯片)。
六、教学流程
1、新课导入:为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先呈现中文绕口令“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幻灯片1)。在让学生齐读两遍的基础上,呈现并学习生词tongue twister,进入新课。
2、学说英语绕口令:根据可理解性输入的原则,师生通读三个绕口令,扫除语言障碍(bitter, witch, chalk(v.))。读好英语单词的重要技巧是正确、清楚、响亮地发好元音音素,而这三个较长的绕口令需要按意群、有节奏地读方能流畅。所以,老师先进行明确的指导和示范。之后学生先单独练习,然后同桌练习(你说我听,我说你听),以提高练习的实效性和趣味性。
3、竞说英语绕口令:为提高学生说好英语绕口令的积极性,增强他们说英语的信心,举行一个小型的竞赛活动。老师充当组织者、评价者的角色。通过“竞说英语绕口令”这项活动,检验和评价了学生“学说英语绕口令”的学习活动,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口语水平,同时浓厚了课堂气氛。
4、听力理解:为有效地进行听前信息预测、建立信息差,同时增加一个梯度、适当降低第一个听力练习的难度,在听之前,让学生先观察六幅插图、思考三个问题(who ,where, what)。在做第二个听力练习时,为培养学生作听力笔记的习惯,要求学生写下关键词。根据《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和高考对听力理解的要求,在进行下一步学习之前,我提出以下两个问题:1. Where are the child and his/her grandmother talking? 2. How did the grandmother feel while telling the story? 以训练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产出性语言活动“在听的基础上说和写”是本节课的难点,为降低难度,同时也为在听、说和写之间有一个合理的过渡和衔接,我设计了“听写关键词”这一环节。
5、讲述故事:为增强兴趣性,增加参与面,采取了自讲、互讲、竞讲等多种形式。
6、看图写作:学生快速、流畅地写下该故事,注意两点:1)动词时态;2)交待时间的短语。把语言输出性的写和语言输入性的听有机地结合,以写的形式对听力学习进行巩固和反馈,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专注地参与到听力活动中来,增强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习实效。
第二课时 说
一、教材简析: “口语”(Speaking)部分要求学生学习一些常见的表达意愿和谈论计划的用语,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自编对话以培养学生正确、熟练地运用相关表达法,提高说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表明意向、谈论计划的表达法。
2、语言技能:听的技能:1)能听懂对话的主旨大意;2)能听辨出相关的细节;3)能听写出文章中特定的句子;说的技能:1)能熟练运用所学表达法来表明意愿、谈论计划;2)能用简单的英语采访马戏团小丑、戏剧演员等;3)能就本单元相关话题表达看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熟练掌握表达意愿和谈论计划的表达法,并且在此基础上,正确、合理地使用它们来谈论相关的话题。由于中国学生对马戏团小丑的角色了解得不多,学生对本部分的六个问题的回答可能有些困难。为解决此一教学难点,可以在上本单元(本节课)之前,组织学生观看有关马戏团小丑表演的影片,或者提供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
四、课时结构
为达成上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材料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课时时间分配如下:听8分钟,语言学习5分钟,机械性操练10分钟,有意义操练12分钟,交际性操练10分钟。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听说法、交际法、活动法、归纳法、合作学习法等。多媒体辅助教学(录音机和幻灯片)
tag: 高一英语 高一英语教案,高一英语教案模板,高中英语教案模板,免费教案 - 英语教案 - 高一英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