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学网学习教育免费教案政治教案高三政治教案2017届高考政治重点掌握的考点

2017届高考政治重点掌握的考点

12-26 13:49:13   浏览次数:500  栏目:高三政治教案
标签:高三政治教案模板,高中政治教案, 2017届高考政治重点掌握的考点,http://www.2xuewang.com

2011届高考政治复习阶段重点掌握的考点
哲学部分:
一、实践(考点):
(1)含义:人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具体有两层意思:①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即实践能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特点:
①客观物质性。表现在实践的构成要素即主体、对象、手段及过程和结果都是客观的。
②主观能动性。指实践是一种有意识参与指导的活动。
③社会历史性。指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实践因时而异、而变。
(3)、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考点)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即实践决定认识):  【方法论】:要重视实践。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考点)。
任何认识最终都来源于实践。(但获得认识的途径还可以是学习)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考点)。
原因:A实践能不断提出新问题、新要求;B实践能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C实践能锻炼人的认识能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考点)。原因:实践是连接主观与客观的桥梁。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考点)。即认识成果不用于指导实践,则是没有意义的。
(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即实践能指导认识)。
正确认识对实践起积极反作用;错误认识对实践起消极反作用。【方法论】:要树立正确的认识。
二、正确的认识——真理
(1)含义: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认识分为真理和谬误。谬误则是标志主观同客观不符合的哲学范畴)。
(2)特点:
①客观性(新考点):即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这是真理的最基本的属性。(真理具有客观性,因此,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即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多个认识中,只有一个是真理)。
②条件性(新考点):即真理有自己的适应条件和范围。 (真理具有条件性,因此,超出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这说明真理与谬误总是结伴而行。)
③具体性(新考点):真理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的特点(新考点):①反复性。②无限性。③上升性。
【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在实践中发现、检验、发展真理。
三、创新
1、what: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
2、why:第一,创新是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要求;是发展普遍性要求,
第二,创新的社会作用----民族进步的灵魂。
(1)辩证否定观(考点):
①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②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扬弃 。③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又是发展的环节。
【方法论】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
(2)创新的社会作用(考点):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①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其中,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③创新推动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3、how:①要创新,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②要创新,就要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突破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四、社会发展:
(1)根本动力:社会两大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发展;不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适合的上层建筑,推动经济基础的巩固;不适合的上层建筑,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2)直接动力::即社会两大基本矛盾的解决途径:
①阶级社会的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因为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性质是对抗性的);
②社会主义社会的直接动力是:改革(因为社会社会的基本矛盾性质是非对抗性的)。
【注】:改革的实质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改革的目的是改变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和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3)规律: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4)主体:人民群众

文化生活:
一、文化的作用(考点):  (个人、社会经济政治、国家三个角度)
1、对个人的作用(考点):
   (1)文化影响人:
①影响的两个来源: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②影响的两个表现: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影响人的思维方式、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③影响的两个特点: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
   (2)(优秀)文化塑造人:
①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注1】文化对人的影响虽是潜移默化的,但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主动感悟、自觉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因此,为了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我们要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主动选择参与健康的文化活动。
2、对社会经济、政治的作用(考点):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B、为了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要。
C、图书出版、影视音像等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3、对国家综合国力的作用:(考点)----新表述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在综合国力中,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物质力量是基础,但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等精神力量也是重要组成部分)。


2011届高考政治重点掌握的考点由www.2xuewang.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2xuewang.com
启发: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二、文化创新         (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1、what:文化创新
(1)源泉(考点):实践。离开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动力(考点):实践。①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推动文化创新;
②实践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更丰富的资源和条件。
(3)根本目的和检验标准:推动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主体:人民群众。因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2、why: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
(1)必要性:①文化创新是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②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2)意义(考点):①文化创新能推动实践的发展。②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注】文化创新与实践: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目的、检验标准;文化创新推动实践发展。
3、how:如何做出文化创新?
(1)根本途径:立足实践(这也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2)基本途径: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考点)。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阶段。第一,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否则文化就会失去根基;第二,要体现时代精神,这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1] [2] [3] [4]  下一页

,2017届高考政治重点掌握的考点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资料 |学习教育试题课件下载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