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三政治教案模板,高中政治教案,
高三上学期政治《三大产业及经济结构调整》复习教案,http://www.2xuewang.com
教学目标:
1.理解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了解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明确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方向。
2.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学会联系地、全面地、发展地看待问题;在识记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转换的能力,对知识进行解释和运用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树立科技意识和创新意识,形成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动力;培养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
教学重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之路;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调整和提高工业素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方向。
教学难点:三大产业的辩证关系。
教学方法:例证法,对比法,
教学过程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
1.农业的地位与作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
农业生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剩余农产品的不断增加,是社会其他一切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共同基础。
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是由其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不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下降而改变。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更是由我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和要求的。
2.牢固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意义
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地位的大问题;农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没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就没有稳固的基础和良好的环境,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业现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3.辨证看待我国的农业发展
党和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农业和农民问题并取得了辉煌成就。
我国的农业发展也经历了曲折的历程。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业基础地位依然脆弱: 农业水利建设投入不足,抗自然风险能力差;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不高,农产品结构不合理,抗市场风险能力差
(2)、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3)、我国人地矛盾突出,粮食生产面临巨大压力
重难点分析
▲发展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
要彻底改变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必须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
①要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
②关键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
③需要增加农业投入。
④必须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经营方式。
⑤在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含义: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实际上是将农业生产从原来追求产品数量为主转变到高产、优质并重和提高效益上来。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核心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途径
(1)首先是要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特别是要把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
其关键就是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这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土地承包关系延长30年。
(2)其次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归根到底要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关键是抓好科技和教育。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创新、科技进步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事实证明,农业生产中科技进步的贡献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科技的作用必须通过人的活动才能实现,人才的培养又要靠教育,
因此,只有把农业、科技教育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最终完成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
(3)再次,需要增加农业投入,包括资金投入和物质投入,这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物质基础。
(4)还必须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经营方式。这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将我国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的重要保证。
(5)在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二、工业是国民经济主导
1.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
工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没有工业的存在与发展,没有工业为其他部门提供的机器设备,就不会有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工业的现代化程度及其发展规模,最终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面貌。
可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
2.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体现
工业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革的物质基础。
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劳动工具上,而劳动工具主要是由工业部门制造的。
工业,特别是机械工业,不断地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保证各部门的生产在先进技术基础上不断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
3. 工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规模和现代化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它最终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面貌。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工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能源和原材料;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是国家积累的主要源泉;也是加强国防的条件。工业现代化是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基础。
重难点分析
▲ 辨证看待我国的工业发展
党和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工业问题并取得了辉煌成就。
我国的工业发展也经历了曲折的历程。
当前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工业领域的所有制结构依然比较单一; 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还不高;工业企业经营机制还不灵活;企业的技术装备还
比较落后、技术创新能力还不强;产业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整等.
▲ 调整提高工业素质
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这个国家的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工业的现代化程度及其发展规模,最终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面貌。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
实现工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艰巨任务。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我们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具体应做到:
第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第二,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全面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
第三,要努力缓解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制约。突出抓好能源和交通建设,搞好资源的综合利用。
第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人才培养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中心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第五,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大投入。
第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第七,以市场为向导,坚持信息化和工业化相结合,推进产业化。
三、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1.第三产业的基本含义
第三产业是凭借一定的物质技术设备,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各种行业的总称。
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提高,是国民经济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1] [2] 下一页
,高三上学期政治《三大产业及经济结构调整》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