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学网公文文档中心领导讲话工矿企业中国古代清正廉洁警句格言解读之二

中国古代清正廉洁警句格言解读之二

10-20 21:42:45   浏览次数:291  栏目:工矿企业
标签:领导讲话稿,领导发言稿, 中国古代清正廉洁警句格言解读之二,http://www.2xuewang.com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出处】《吕氏春秋·诚廉》。
  【大意】石头可以被打碎,但绝不能改变它固有的坚硬;朱砂可以被研磨,但绝不能改变它自身的红色。
  【提示】这句话以石坚丹赤为喻,说明具有高洁品质的人是不会因外界压力而改变操守的,即使粉身碎骨,精神也是永存的。《吕氏春秋》中用伯夷、叔齐的故事来阐述这一观点。伯夷和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死后,他们不愿为争夺王位互相伤害,就去投奔周文王。等他们到了周地,文王已死,武王伐纣,天下归周。伯夷和叔齐认为这是以一种暴力代替另一种暴力,是道德的衰落,就不食周朝粟米,去首阳山隐居,终于饿死在那里。这个故事被古人当做坚守节操的范例来歌颂。司马迁著《史记》,将《伯夷列传》列为七十列传的首篇,表现出对气节的推崇和赞美。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出处】司马迁《报任安书》。
  【大意】人都是会死的,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   【提示】这是司马迁在写给好友任安的一封信中说的话。司马迁把那些“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的英雄的死,视为重如泰山,而把皇帝身边弄臣之死,看做与“蝼蚁无异”。一个人总要面对死亡,但有种种不同的死,表明了种种不同的生命意义。

 
  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出处】桓宽《盐铁论·地广》。
  【大意】不要因生活贫困而改变自己的节操,不要因地位低贱而变更志向。
  【提示】桓宽是西汉著名文士,他参加汉昭帝时著名的盐铁会议,记录会上的辩论,撰成《盐铁论》,因而闻名。桓宽这句话是说,任何人在身处逆境时都要坚守自己的气节、志向和理想。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晚年在北京西郊,住着“满径蓬蒿”的破旧屋子,连一天三顿饭都成问题,但他终于写下了流传后世的文学名著《红楼梦》。,中国古代清正廉洁警句格言解读之二
《中国古代清正廉洁警句格言解读之二》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资料 | 作文大全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