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学网学习教育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中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正确使用词语(近义词、易混虚词)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正确使用词语(近义词、易混虚词)

12-26 13:35:44   浏览次数:113  栏目: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标签: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高中语文知识点,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正确使用词语(近义词、易混虚词),http://www.2xuewang.com

答案:D。

【粤考趋势】

近几年,熟语中成语的考查是广东每年必考的内容,还未涉及过其他熟语。此外,成语通常还与句子、修辞、语言的连贯得体等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因而,在辨析修改病句、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等专题中也经常牵涉到词语的问题。

广东高考命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置选项:

一、望文生义

如惯用语的意义都是字面意义的引申和比喻意义,如果从字面上理解其意义,就容易出现望文生义的错误。如“泼冷水”就不是说“把冷水泼出去”,而是指“挫伤人的积极性或让人清醒”。再如“差强人意”、“不刊之论”、“首当其冲”、“望其项背”、“不足为训”、“文不加点”等都可能因望文生义而误。如:

①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08年全国卷Ⅰ)

②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20xx年安徽卷)

【解析】①句中成语“量入为出”使用不恰当,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量入为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入”和“出”是指“收入”和“支出”,不是“在家”和“出门”。 ②句中叹为观止是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而不是感叹的意思。

二、用错对象

每个成语的使用都有其适用的对象,如果在使用时不分对象,就会张冠李戴,闹出笑话。如:“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车水马龙”是说人车往来不绝或形容繁华的情景。与人们争着购买鲜花这个对象不合。有些成语是有固定的使用范围,如果不顾成语使用的对象和使用范围就乱用成语,就很容易造成“牛头不对马嘴”的后果。如:

①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20xx年全国卷II)

②时间真如行云流水,申奥成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距离我们已经不到一百天了。(20xx年安徽卷)

③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郁淳朴的苗家风情及丰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08年重庆卷)

④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        所有的烦恼都焕然冰释。(20xx年四川)

⑤中国高等教育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但大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泥沙俱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能否换为鱼龙混杂)(20xx年广东)

⑥听到这个噩耗,老人家瘫坐在地上号啕痛哭,双手也情不自禁地颤抖起来。(20xx年湖北卷)

【解析】①项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各尽所能” 意思是“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主语应该是人,而不能是“博物馆的收费”。  ②句中行云流水是比喻自然不拘执,对象多指文章、歌唱等,而不能是时间。③丰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柔美的样子,而不能说歌舞。④焕然冰释, “焕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而不能说烦恼。⑤ A泥沙俱下:泥土和沙子一起随河水流下来,比喻人或事物不论好坏都一齐显现出来;B鱼龙混杂:鱼和龙混合搀杂在一起。比喻坏人和好人或凡人与圣人混成一起,好坏难分,只能用于人。⑥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住自己,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对象只能是人。

三、搭配不当

词语有自己的词性,成语也有,不了解成语的词性,在运用时可能就会出现搭配不当,以至结构混乱。如:

①中药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的药物,以植物为最多,也包括动物和矿物,其药效一般比较缓和。(20xx年山东卷)

②虽然平时工作很忙碌,但只要有时间,我就整顿家务,让家里变得洁净、整齐、漂亮。(20xx年山东卷)

【解析】①中“药效”和“缓和”不搭配,应用“缓慢”。②中“整顿”和“家务”也不搭配,“家务”是“家庭事务”,自然不能整顿。只能“操持家务”。

四、褒贬误用

成语也有感情色彩,运用时如不注意与全句内容和谐一致,就会造成误用。如:

①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 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20xx年江苏卷)

②最近,浙江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额手称庆。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能否换为弹冠相庆)(20xx年广东卷B)

【解析】①项“无所不为”意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用来形容年轻的父母费尽心思地送孩子学钢琴、围棋、英语,感情色彩不对。②额手称庆:把手举到额头上,称说庆幸得很。形容人们在忧困中获得喜讯时高兴和喜悦的神态;弹冠相庆: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将要入仕做官。庆—贺喜,指即将做官而相互庆贺。多用于贬义。

五、谦敬错位

有些成语带有谦虚意味,只能用于自己;有些成语带有敬重意味,只能用于他人。如果不明白成语的谦敬色彩,运用中就会产生错误。 如:

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20xx年江苏卷)

【解析】“不耻下问”意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而句中说的是老李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不存在地位高低、知识多少的问题,谦敬色彩不当。

六、自相矛盾

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似乎符合句意,没有错误,但从逻辑事理的角度推敲则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前后矛盾。如:“拖拉机司机急于赶路,不走公路,另辟蹊径,沿着江边小道行驶,不料驾驶失控,出了车祸。”“另辟蹊径”原意是另外开辟一条路,即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这里如用原意,与“沿着江边小道”相矛盾。如果不注意成语的意义和整个句子语义的比照,也极有可能使成语的意义和句子的语义矛盾。如: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20xx年江苏卷)

【解析】“安土重迁”意为留恋故土,不肯轻易的迁移。而该句说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乐意告别家乡,词义与句义完全相反。

七、形近混淆

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上极可能混淆。如:

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20xx年安徽卷)

【解析】骇人听闻意思是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骇人听闻”是与“耸人听闻”相混淆。

八、不合语境

成语有其特定的含义,成语的使用恰当与否,关键是看其是否符合语句表意的需要。如果与所在的语境不能协调,使用就是不恰当的。成语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使用的,这就必须与所在的语境保持协调一致,否则就会犯不合语境的毛病。如:“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大人喜欢孩子,孩子也喜欢大人,一家三口,相濡以沫。”“相濡以沫”用于困难环境中相互救助,而句中所给的环境却洋溢着幸福气氛,与语境不相吻合。

①英勇而机智的荆轲,筹划了一个有始有终的行动方案,为了吸引秦王赢政上钩,就必须砍下樊於期的头颅,作为晋见时奉献的礼品。(20xx年重庆卷)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正确使用词语(近义词、易混虚词)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资料 |学习教育试题课件下载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