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学网学习教育免费教案政治教案高三政治教案高三上学期政治《坚持真理,用科学理论武装人》复习教案

高三上学期政治《坚持真理,用科学理论武装人》复习教案

05-01 14:57:29   浏览次数:804  栏目:高三政治教案
标签:高三政治教案模板,高中政治教案, 高三上学期政治《坚持真理,用科学理论武装人》复习教案,http://www.2xuewang.com
坚持真理,用科学理论武装人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真理和科学理论的含义及其重大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提高运用科学方法认识事物本质,探索真理和科学理论的自觉性,树立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自觉地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教学重点: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
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教学难点: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辩证统一的
 
教学方法: 列举法、讨论法和讲解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真理与科学理论
1、含义
真理的含义: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科学理论的含义:科学理论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按其内在逻辑而组成的理论体系。 
 2、客观真理
为什么人们往往把真理称作客观真理?
因为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认识、真理、理论、科学理论的关系
(1)不同点:内涵、外延不同
(2)共同点:来源相同——实践;性质相同——属意识,是第二性的主观的东西;本质相同——内容都是客观的,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3)内在联系:认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其中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真理;把认识系统化,按其内在逻辑构成一定的体系,形成理论;其中正确的理论(把真理性的认识系统化,按其内在逻辑构成一定的体系)称科学理论。
4、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真理和谬误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而谬误则是对客观事物的错误认识。
(2)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没有真理就无所谓谬误,反之也是。两者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3)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因为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5、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任何真理具有绝对性。因为凡是真理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与谬误有严格的区别和界限,其内容是客观的、正确的。这是真理的绝对性。
任何真理具有相对性。因为任何真理都是人对事物的认识,而人的认识会受到人的认识能力、实践水平以及客观事物本身发展过程等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因此任何真理只能是对一定阶段、一定范围、一定层次上事物的正确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的发展及认识对象和能力的变化,认识必然要发展的,任何真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是真理的相对性。
二、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1、原因:因为科学理论正确地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表现:
(1)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预见未来,帮助人们把握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2)为人们提供正确认识事物的有效行动和方法,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要求:①认真学习科学理论,使实践主体掌握科学理论的实质。②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理论与实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切实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等主观主义。总之,要用科学理论武装人。
4、准确把握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
(1)把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与实践对理论的决定作用结合起来。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理论与实践是辨证统一的。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实践决定理论;理论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我们在理解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指导作用的时候,应该明确科学理论的作用再大,毕竟是主观的,是第二性的,不能撇开   决定作用谈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否则会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
(2)把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与其它相关理论联系起来。
如: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对物质发展起促进作用;实践的目的性、能动性特征;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等。 
三、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1、 人民群众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其主要的稳定的部分是劳动群众。
2、人民群众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为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3、理解人民群众的含义及其作用的注意点
(1)注意区分——人民群众与统治阶层、劳动人民、社会公民的界限。
(2)注意理解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主要表现在:第一,劳动群众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实践,为人们从事一切精神生产提供了物质前提。第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生产的源泉。第三,劳动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3)注意联系我国的改革实践——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变革时期。我国所进行的改革,是亿万人民群众共同的事业。因此,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至关重要。 
(4)我们一方面说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另一方面又不能否认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等杰出人物以及知识分子在创造精神财富方面的作用,这两方面的说法是否矛盾?
    精神财富、认识成果都来源于实践。从实践的观点看,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精神财富和认知成果的源泉。杰出人物不仅创造了精神财富和认知成果,而且是创造精神财富和认知成果的骨干力量。但是,他们的精神财富和认知成果归根到底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
(5)我国当前进行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什么是群众性的活动?
     劳动群众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是社会的主人,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起者、参与者和受益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事业,只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拥护,才能成功,所以说它是群众性的活动。
4、人民群众是实践主体的方法论意义
总说:坚持同群众的实践相结合。
具体地说:
(1)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

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
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根本工作方法。
注意: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辩证统一的
没有坚定的群众观点,就不可能在工作中贯彻群众路线;反之,单有为人民服务的热情,而没有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也不能把工作做好。
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凝结在一起,即通常的广义的群众路线,这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青年学生要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课堂思考:为什么要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这是由青年学生的特点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改革开放的实践需要所决定的。第一、青年学生的特点决定要把读书和实践相结合因为青年学生长期在校生活,对社会了解不够深入,有时对未来生活茫然不知所措。同时,他们思想上往往上有片面性、理想化、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另外,有些人还有轻视工农的思想。第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需要青年学生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做贡献。因为一是新事物、新问题不断涌现;二是工农群众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三是青年学生只有与工农群众的实践相结合,才能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课堂思考:怎样才能与群众的实践相结合呢?

[1] [2]  下一页

,高三上学期政治《坚持真理,用科学理论武装人》复习教案
《高三上学期政治《坚持真理,用科学理论武装人》复习教案》相关文章

tag: 武装  高三政治教案,高三政治教案模板,高中政治教案,免费教案 - 政治教案 - 高三政治教案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资料 |学习教育试题课件下载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