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学网公文文档中心报告汇报调研报告2017年长江上游水环境问题调研报告(一)

2017年长江上游水环境问题调研报告(一)

12-26 13:23:57   浏览次数:139  栏目:调研报告
标签:调研报告怎么写,调研报告格式, 2017年长江上游水环境问题调研报告(一),http://www.2xuewang.com

  青海省:   

  据青海省环保局201x年6月5日公布的201x年青海省环境状况公报,201x年,长江干流沱沱河、通天河大桥、直门达3个断面,水质均为Ⅲ类以上。其中出省界直门达断面除总氮外,其余监测指标均为Ⅰ类,基本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Ⅰ类水质目标要求。   

  (据国家环保总局201x年6月4日公布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1.2一些重要的案例   

  1.2.1三峡库区长江支流的“水华”现象   

  三峡水库蓄水后,因干流水位对支流的顶托作用,长江许多支流、特别是库湾、回水区,流速急剧变缓,甚至几乎成为静水,使水体自净能力大大降低,造成长江支流的水质恶化,局部出现Ⅴ类~劣Ⅴ类水质。   

  据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水环境监测中心不完全统计,201x年135m水位蓄水前,从无水华现象的小江、汤溪河、磨刀溪、长滩河、梅溪河、大宁河和香溪河等7条长江支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水华,而且水华次数一年多于一年,仅201x年2月至3月就发生十余起,201x年以来又出现了8次水华,就连三峡大坝前的水域也首次出现了水?br>据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201x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公告》显示,201x年,三峡库区回水区多次出现的水华现象,主要集中在2月至4月。与上两年相比,201x年三峡库区回水区首次出现水华的时间有所提前,且同期内出现水华的区县数量、河流数量以及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均有所增加。到目前为止,三峡库区先后监测到分别以隐藻、硅藻、甲藻、绿藻和蓝藻为优势种群的五种类型水华,总体表现出由河流型硅藻类向湖泊型蓝、绿藻类的演变趋势。   

  1.2.2乌江流域梯级电站水库的水质恶化   

  猫跳河是流经贵州境内的乌江的一级支流,它是我国最早完成梯级开发的河流。1958年至1981年,完成了六级梯级开发,其中红枫水库(红枫湖)、百花水库(百花湖)是猫跳河流域梯级电站的一、二级水库,分别建于1958年和1960年。   

  20世纪80年代,红枫湖、百花湖水质清澈,有机物含量不高,未检出磷,水体透明度达20m 以上,符合国家地面水Ⅱ类标准。20世纪90年代,被确定为贵阳市的主要饮用水源之一。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湖周边先后建成了能源、化工、机械、冶金、轻纺等企业和农、牧、渔、茶、果、蔬等基地。近十年来,水质发生了剧烈的演化,水库污染事件不断,水体呈现富营养化状态,导致黑藻、“网箱缺氧死鱼”、“藻华”等水质恶化事件不断发生,水质类别降到Ⅲ类至Ⅴ类。   

  据统计,“两湖”流域内有60多个污染源,年排放各种废水约2.2亿m3.红枫湖水底多年沉积磷已达20xx多吨,每年仍有200吨磷入湖,80%滞留湖体。1998年以来,每年都有蓝藻爆发,并且出现蓝藻的时间从往年的夏秋之交提前到5月。   

  贵州省1996年制定《贵州省红枫湖、百花湖水资源环境保护条例》,成立了领导小组,并编制了“两湖”环境保护规划。为了控制磷污染,拆除了937口养鱼网箱。10多年来,投入10多亿元进行分期治理,但“两湖”水质并未根本好转,污染物还有逐年上升趋势,监测数据显示,201x年,“两湖”总磷、氨氮相比上年高出了一倍至两倍。201x年和201x年,湖水出现超过两个月的富营养化,爆发蓝藻危机,威胁着贵阳周边100多万人的饮水安全。(李忠将,《经济参考报》201x年08月15日)为了饮水安全,每到枯水季节,政府就要求电厂限电或停运,但污染是由电厂取水和沿湖企业排污的共同原因造成,所以污染问题并未根本解决。   

  1.2.3云南境内长江支流横江—牛栏江流域的水污染   

  横江、牛栏江是金沙江右岸的一级支流,流经云南昭通地区。由于有色金属矿的开发以及其它污染源的污染,横江水质由201x年的Ⅲ类标准降为V 类,主要污染物指标为总磷、汞、铅;牛栏江水质由201x年的Ⅲ类降为Ⅳ类,主要污染物指标为总磷。从全市水体21个监测断面看,水质达到Ⅰ~Ⅲ类标准的占23.9%,已遭污染为Ⅳ~Ⅴ类标准的占57.1%,污染严重属劣V 类水质的占19%。影响水质的主要指标为总磷、氨氮、生化需氧量、汞、铅、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担负昭通城区18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及昭鲁坝区33.2万亩农田灌溉的渔洞水库,201x年3月在水库库尾监测的结果属劣V 类水质。昭通市525万人口中,农村人口有494万,其中有70万农民饮水困难,238万余农民饮水不安全,约占全市农村人口的49%。(郑劲松、刘萍,中国环境报201x-07-22)   

  1.2.4四川境内长江水系因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葫芦泛滥   

  水葫芦学名凤眼莲,原产南美,水葫芦喜高温湿润,在25℃至35℃下生长最快,植株数量可在5天内翻倍,每株在一个生长周期90天内可繁殖成25万株。100年前,水葫芦作为观赏花卉从南美洲引入我国,由于它能吸收水中的有机物,20世纪50年代被引进长江、珠江流域。由于繁殖极快,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已被列为我国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过去的几十年中,很多江河湖泊污染严重,水体富含有机物,水葫芦开始泛滥。由于水葫芦能吸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其死亡沉下水底后又会对水质构成二次污染。疯长的水葫芦不仅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而且加速水体富营养化后导致水质恶化。   

  据四川省环保局201x年通报的数据,受水葫芦污染,四川省有45条小流域水质急剧下降,其中有29条小流域低于Ⅲ类水质标准,有的甚至是劣Ⅴ类水质。   

  据不完全统计,遂宁、资阳、南充、广安、自贡、内江、乐山、眉山、宜宾、德阳、绵阳、成都等12个市水葫芦覆盖面积达97300多亩,其中乐山市浏沧河水葫芦覆盖水域面积达70%.以下是一些长江水系水葫芦泛滥的典型事例。   

  201x年入夏以来,水葫芦肆虐四川省的许多江河、水库。遂宁的渠河,水葫芦不仅沿岸生长,而且顺流向下蔓延。涪江、琼江、梓江等长江的许多支系纷纷告急,简阳、乐至等地,水葫芦泛滥成灾。金堂县境内的沱江江面,被大面积的水葫芦封锁,并在九龙电站水闸前大量堆积。自贡市釜溪河因长期遭受污染,水葫芦疯长,201x年6月因水质恶化,造成大面积死鱼事件,养鱼户损失的鱼达到十几万斤。   

  201x年12月中旬以来,仁寿县钟祥镇至彰加镇近30km的通江河段,全被水葫芦覆盖,最厚30~40cm,不仅河水腥臭,附近的井水也无法饮用,同时河面再也无法养鸭,使附近8个村21个社,近5000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仁寿县宝飞镇的清水河长10km的河段,也被水葫芦完全堵塞,轮船无法航行,吸收重金属等有毒物质的水葫芦,死亡后沉下水底又对水体构成二次污染,鱼虾大量死亡。仁寿县120多座水库中,一半以上水葫芦泛滥,洪峰水库是仁寿县一小型水库,有水面300多亩,水面全部被水葫芦覆盖。每到灌溉放水时,水葫芦顺水而下,不但经常发生水路拥堵,而且给渠系造成严重破坏。201x年10月,双流县黄龙溪镇境内的鹿溪河水葫芦再次爆发,使当地渔民无法打鱼,也给黄龙古镇风景区的河段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201x年4月中旬,水葫芦现身三峡库区周围,其中宜昌黄柏河的水葫芦已经封锁河道;5月中旬,四川南充市滑滩河水葫芦堵塞河道3km ;6月初,重庆花溪河水葫芦封锁河道4km ;同月,位于嘉陵江上的华能四川青居水电站遭到大量水葫芦入侵。   

  201x年7月,突发的洪水将百里溪河上游的大量水葫芦冲至富顺县兜山镇起凤场,在起凤大桥前堆成厚超过1m,长愈1km 的水葫芦堆,严重影响泄洪和下游群众的安全,经过抢险清除才排除危险。   

  南充市顺庆区境内的西河,水葫芦曾经多次泛滥,致使河水变质不能用于生产和生活,201x年夏天还压断跨河的水管,造成居民区断水。201x年水葫芦再次爆发,几乎覆盖了西河26km长的河段,由于上游洪水下泄,大量水葫芦堆积在跨江的水管前,201x年4月以来,动用了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多次清除。201x年5月30日,暴雨使大量水葫芦再次突然下泄堆积,终至压断跨江水管,使附近社区的1000多人饮水发生困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2017年长江上游水环境问题调研报告(一)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资料 |学习教育试题课件下载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