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考察报告范文,考察报告格式,
湖南新农村考察报告:父与子的观念碰撞(新农民),http://www.2xuewang.com
老杨很满意现在的生活。收入有保障的老杨平日里喜欢练书法,晚上就踱到村上的空坪里看别人扭秧歌、打腰鼓,兴致来了也客串一下。“现在农村真正自由,政策又好,只要遵纪守法,放开手脚干就是了。”
幸福举措
市委书记的“六字经”
早春的醴陵,阴雨连绵。醴陵市作为罗霄山脉脚下的革命老区,资源并不丰富,区位也并不发达,但去年县级财政收入位居全省第五,仅次于“长沙四小龙”之后,较为发达的交通功不可没。
106国道贯穿醴陵,该市花大力气将该国道打造成了县域经济的主动脉。以城市为主,沿106国道两翼,醴陵市在此形成了高度繁荣的工业走廊,在长达50公里狭长的地方聚集了近700家工业企业。
醴陵市委书记杨治平谈了建设新农村的“六字经”,即“交通、产业、民生”。加强县乡道路建设,就是主动承接中国大交通的能量。“京珠高速公路是主脉管,我们农村支网就要畅通地承接主脉管带来的各种能量。城市的服务功能如教育、医疗、流通就能便利地传导到农村中来,农村也能便利地享受到这些服务。”
醴陵建设新农村的第一步就是,以城区为中心大力打造“半小时交通圈”。
醴陵市东富镇伏龙村大塘组的杨继奎现在是步步高超市株洲国安店的一名面包师,他一直有个心愿:一旦“半小时交通圈”打造成功,自己就到醴陵市里开个面包店。杨继奎说,市里建设新农村如果能将家门口的这条毛路修成水泥路通上公交车、家里通上自来水、去超市购物再便利点,“住到乡里和城里也就没有了多大区别。”
幸福策动
村支书的致富路
家门口能通上水泥路,这样的图景在衡山县白果镇白果村已成为现实。
“要致富,先修路;路不好,村民富不了。”村支书欧新田说,白果村这几年年年修路,刚开始的那两年,“村里有差不多30%的人对此很不理解,说不如拿这些钱办个企业。”欧新田却坚持自己的观点:“基础好,眼光远,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现在白果村的许多村民迈出家门就走在了大马路上。“上面给一点,村里出一点,农户筹一点。”今年,白果村打算再花100万修一条高标准的水泥公路。
靠着公路,白果村许多村民办起了小商店、小饭馆,不少靠经商积累了资本的农户家庭又自发地联合起来到广东、上海做生意,日子越来越红火。50岁的周国连是个看上去极普通的农村妇女,但手机却用上了时髦的彩铃。周国连和几位村民合伙在上海做点小钢材生意,专给工地上送钢材,去年赚了20来万元。
白果村全村人口1018人,去年人均收入4500元,是全镇最高的,其中来源于农业的收入不超过30%。本地村民种田的越来越少,来自四川等地的农民开始大面积地承租村里的田地。
新农村建设要增加农民收入,欧新田就认准一个理:“要经商。”去年,白果村主动来省城招商,成功吸引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投资20xx万,紧邻衡娄公路修建了白果综合大市场,计划今年中秋节前开业。
幸福工程
“四培养”的魅力
欧新田无疑是个能人,这一点,他自己也从不掩饰。
欧新田在1993年就成为了衡山县最早的科技示范户,在他的带领下,白果村很多村民开始走上了致富路。
去年村支书改选,全村558票557票投给了他,还有一票是他自己的,没投。“当时我在家里睡觉,我相信群众会作出选择。”
“能人担纲农村基层组织干部,已成为我省农村中的普遍现象。”湖南省农村工作办公室新闻中心主任史明清介绍,全省目前共有141小康村,这些小康村有一个共性: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村支书不仅有领导能力,而且自身就是发家致富者并且有带领大家致富的强烈愿望。
“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致富能人培养成支部书记;把优秀支部书记培养成基层党建的典型标杆。”这是长沙县目前正大力推行的“四培养”党建工程。
长沙县委书记杨光荣说,“四培养”工程是该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组织保障,大力促进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发展。目前,长沙县家庭收入在3万元以上的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有137人,占44%,其中5万元以上的有55人。长沙县还通过开展“十佳村党组织书记”等创评活动,激励农村党组织负责人开拓创新,创造了企业兴村、党建兴村、产业兴村、种养兴村等村级经济发展模式。
幸福家庭
“十星户”的启示
在开慧村村委会一间不大的办公室里,“十星级文明户”创优专栏挂满了三面墙。全村35个组976户都列入了创优对象。每户名下都分列了十个栏目,每个栏目可贴一个星,分别称为“致富星”、“科技星”、“法纪星”、“计生星”等。
去年全村共评出28户“十星户”,这28户的户主胸戴红花的大照片被贴在了墙上最醒目的地方。据介绍,“十星户”创优工作先由村委会发表至各个农户家庭,由每个农户家庭填写自评表,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互评,初步确定“十星户”,一般是一个组一个“十星户”;然后确定七星以下的家庭为对口扶贫对象。一整套周密的评选过程结束后,张榜公布“十星级文明户”创优情况。
“通过评比创优,村民们相互间自发地形成一种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村务管理也变得透明和标准化。”缪新桂笑着举例,如果哪户人家缺少一颗“法纪星”,那么很可能是参与了买码或者做了其他违纪的事情。“那么这户人家就要想办法在第二年争取夺得这颗星,要不然,娶媳妇或者嫁闺女就会有点麻烦。”
在开慧村余家坳组,村民缪放英热情地让我们参观她家的沼气灶、沼气灯,她说她今年有两个心愿,一个是打算在年底在自家屋前整修出一个庭院来;再一个就是,想娶一个合意的媳妇。“你们家是‘九星户’,说媒的肯定挤破门。”记者打趣道。“那就是你讲得好啰。”缪放英笑得合不拢嘴。(本报记者 皮焕然)
国民经济分配性结构的根本变动
——本报记者专访农业部农垦局副局长、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副主任丁力
两会期间,有关新农村建设的话题热得发烫,长期研究农村发展问题的农业部农垦局副局长、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副主任丁力忙得不可开交。3月3日,刚刚参加完一个研讨会后,利用晚饭前的间隙,丁力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新农村建设“新”在哪里
记者(以下简称记):我们现在提的建设新农村,从农村建设的历史考察,它新在哪里?
丁力(以下简称丁):与历史上的农村建设相比,新农村建设的“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新”是国民经济分配结构要有根本性的变动,就是要把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向农业农民农村集中。这么多年来,实际上国家把大部分财力物力都集中于城市。现在讲建设新农村,意味着这种格局将有根本性变化。第二个“新”就是通过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从微观上讲就是要发展农村产业。我们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发展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产业,使农民增收,从而带动整个农村面貌的变化。新农村建设的“新”就体现在这两个方面。
新农村建设重视企业参与
记:现在到处都在提建设新农村,您觉得建设新农村的主导力量是什么?
丁:建设新农村是以产业为主,中央的20字方针里,第一句话就是生产发展。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企业的力量。企业包括四支力量:第一支力量是原来在农村的乡镇企业,现在大都是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第二支力量就是城市工商业进入农村,比如超市;第三支力量是在农村的国有农场;第四支力量是农村招商引资过程中形成的外资企业。这四支力量在新农村建设中,与广大农民结合,将产生非常大的变化。
如何向城市转移劳动力
记:农村发展了,它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剩余劳动力问题。如何实现顺利合理的转移,是个大问题。有人提出通过城市化来解决这一问题,前景如何?
丁: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个大问题。原来我们的观点是,只要建立城市群,然后农村劳动力就可以转移到城市,现在看来,似乎有点事与愿违。
从中长期的趋势来看,由于中国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且受到资源等各方面的限制,城市化的规模和进展,不可能也不应该急剧扩张,而应该适合国民经济的平稳过渡。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农村的劳动力是要有很大一部分转移到城市,也还要有相当一部分留在农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湖南新农村考察报告:父与子的观念碰撞(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