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学网公文文档中心报告汇报考察报告湖南新农村考察报告:父与子的观念碰撞(新农民)

湖南新农村考察报告:父与子的观念碰撞(新农民)

10-19 23:29:47   浏览次数:169  栏目:考察报告
标签:考察报告范文,考察报告格式, 湖南新农村考察报告:父与子的观念碰撞(新农民),http://www.2xuewang.com
  发挥农民主体地位作用 
  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进一步转变农民观念,培养新型农民显得尤为重要。其实,大部分地方主政者已经意识到了转变农民观念、提高农民素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 
  为了对农民进行引导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韶山市201x年对20xx余名农民进行了“阳光工程”培训;同时针对在家从事种养业的农民进行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共培训农民1000多人。通过各种培训,该市201x年共有1万多名农民实现了劳动力转移。 
  “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通过培训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生产生活技能,如果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其主体地位发挥不出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变成了我们要他做,这样是做不好的!”韶山市副市长李梦林说。 
  湘乡市的农民培训包括观念培训、文明培训和技能培训3个方面。该市专门成立了“阳光培训”办公室,并改造了农校、职业中专等培训基地。同时,根据农民不同情况和不同需要,创立了不同的培训体系。对农村的种养大户组织他们参加农技培训班或进农业技术学校学习;对农村青年则进行转移培训,市劳动局、科技局等部门以7个职业中专为基地,根据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力市场需要,进行对口培训;对外地急需的冶炼、电工、水泥工艺等高技术人才,则利用当地铝厂、铁合金厂、啤酒厂等大中型企业进行跟班培训。 
  观点:“要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素质,应当进行文化创新,尤其应当对现行的中小学教育进行改革,从小对农民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应当落到实处,不能搞形式主义。” ——湖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专家陈文胜 



  韶山市银田镇三华村。201x年2月19日,种粮大户汤红兵在他经营的稻田旁向记者介绍他的新农村理想。红网记者明健飞 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毛主席当年向农民了解农民运动的情况。油画,翻拍于韶山冲毛震公祠。(湘潭县 韶山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一号文件”强调,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健全在依法、自愿、有偿基础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土地使用权流转带来的效益在实践中已经得到证明,一些地区也借此达到了“减少农民”、推进工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然而,要在有千年“土地情结”的中国农民的“命根子”上“动土”,注定不可能一帆风顺。 
  时至今日,经过几番调整和变革,人们已基本达成这样的共识:土地使用权流转工作成功的关键,是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尊重农民的意愿,把农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时间:201x年2月 
  地点:韶山市银田镇三华村 
  电线杆与“汤红兵现象” 
  “汤红兵现象”的发生和电线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汤红兵所在的银田镇是有名的“电杆之乡”,当地农民掌握着国内一流的电杆倒制技术,他们或倒制电杆,或制造电杆钢模,或从事电杆销售,从而将银田的电杆“插”遍了大江南北。 
  电杆为银田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为本地的农村劳动力输出打开了闸门。据统计,在该镇2200余人的“农民工”队伍中,有一半是在外地从事电杆生意的。 
  农民大量外流造成的农村劳动力欠缺,使得银田镇逐渐呈现出了土地抛荒的危机,从而也将汤红兵推到了前台。 
  做过电影放映员的汤红兵,也曾远离家门,到安徽、河南等地做电杆生意,然而,好运并没有眷顾这个热血汉子——他亏了!亏本后的委屈,再加上平时在外地受尽白眼的遭遇,使得他丧失了继续在外闯荡的信心,他决定回乡务农。 
  当时,除了到各地做电杆生意的人外,银田镇还有许多农民外出打工。劳动力的外流直接导致了土地资源的闲置,一些田地即使不要一分钱租金都没人愿意种。 
  这一切都被期盼重新崛起的汤红兵看在眼里,他开始在心里酝酿自己的种粮计划:如果进行机械化耕作,自己一个人种200来亩田应该不是问题,而稻田规模经营带来的效益比外出打工更划算…… 
  说干就干。201x年12月底,趁外出打工的村民回家过年之机,汤红兵在村民小组会议上提出租种稻田的想法,得到了本组村民的一致赞成。于是,汤红兵和20几户村民达成了130多亩稻田的租种协议,租种期为5年,租种的代价是:为这130多亩稻田上缴农业税。 
  有了这130多亩耕地,汤红兵心里有了底。他投资10万余元添置了收割机、抛秧机、犁田机、打农药机等六七台农机,实现了农业全机械化操作。机械化大大提高了农业耕作的效率,除了农忙时需要花费50元/天请五六个劳力来帮忙外,其它时间基本上是汤红兵一个人打点农活——汤红兵“一肩挑起了百多号人的担子”。 
  201x年、201x年,汤红兵单种粮便实现年收入6万多元,再加上家里养猪的收入2万多元,汤红兵跑步跨进了农村富裕阶层。 
  流转后的规模效应 
  土地经营权的流转让汤红兵尝到了甜头,但汤红兵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者。 
  今年52岁的刘建春,是湘乡市育段乡杨名村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1996年,刘建春家盖房欠下了3万多元钱的账。正在这时,一股外出打工的热潮涌进杨名村,许多村民抛下责任田,跑到沿海闯世界去了,刘建春便接过来种,以后逐年增多,最多时种了近30亩,没几年就把欠账还清了。自那以后,她家长年种着20多亩粮田,粮价好时卖粮食,粮价不好时,用粮食养猪,每年种田的纯收入都在万元以上。 
  在湘乡市,201x年,5万余亩耕地的使用权向大户流转,占全市总耕地的10%;全市出现了大量的大户,其中100亩以上的1户,50亩以上的20多户,20亩以上的150多户。土地集中经营后,种粮效益有所增加,每亩平均增收在40余斤以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湖南省各地在土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主要采取了“托、租、转、股”4种模式。根据资料显示,益阳市201x年已有种粮50亩以上的大户1970户,大户数全省第一,其中18户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郴州市安仁县201x年种粮100亩以上的有8户,种粮50亩以上的有53户,种粮10—20亩的有550户。 
  对于流转后产生的规模效应,汤红兵算了一笔账:由于是机械化操作,而且全部实行科学种田,早稻每亩田比原来增产200公斤左右、晚稻每亩增产100公斤左右,他种的100亩双季稻一年便可增产粮食3万公斤左右,另外30多亩单季稻也比原来有所增产。而在劳动力投入上,他更是“以一当百”。 
  “目前农村约有20%左右的农户缺乏种粮技术,田地向大户集中,必然能够促进粮食生产、发挥比较效益。”三华村村支部书记肖桂仁说。 
  大好事带来的忧虑 
  在汤红兵家,记者和他一家子围坐在炭火旁,一边取暖,一边聊天。出乎意料的是,在红红炭火的映照下,汤红兵脸上流露出来的除了丰收的喜悦外,居然还夹杂着几丝忧虑。 
  汤红兵说,早在去年年初他便有了担心。201x年初,湖南省宣布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这意味着农民今后种田不仅不用再缴纳农业税,而且还可以享受种粮补贴。 
  这意味着,汤红兵租种的130多亩田不仅可以免掉7000余元/年的农业税,而且还可以得到近4000元/年的补贴。这样的大好事,庆祝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忧虑呢? 
  汤红兵自然有他自己的道理。“不要交税,还有补贴,咯好的政策,种田有得赚了!我担心5年租种期到期后,他们又会把田要回去!咯样一来,我的种粮计划只怕是搞不下去了!” 
  汤红兵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201x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很多种粮大户都面临了农民回家要地的情况。记者在湘乡市采访时了解到,该市某村就有农民要求当地种粮大户退还租种耕地。他们的道理很简单: 
  “地是我的,我想要回来当然就得给我!我们农民不好过,如果连土地都让给别人,我们就真正一无所有了。土地是我们农民最后一道保障线呀。” 
  “现在国家尽管搞了农村互助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但还是土地让我们觉得踏实。有了土地,我会觉得比城里人过得更幸福,更舒服。因为我想吃什么种什么,不指望发财,但也不会饿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湖南新农村考察报告:父与子的观念碰撞(新农民)
《湖南新农村考察报告:父与子的观念碰撞(新农民)》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资料 | 作文大全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