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人才的引进、使用与我市持续跨越发展、加快转型升级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二是高层次人才总量还相对偏少,复合型、创新型和领军型人才仍然比较缺乏;三是人才工作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对此,我们必须正视现实,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进一步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今年是我市总体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之年,也是策应沿海开发战略、加快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一年,面对科学发展新要求、桥港发展新时代、沿海开发新形势,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1.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转型升级的本质要求。近年来,我市抢抓全省沿江开发战略机遇,解放思想,高点定位,团结拼搏,超越争先,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跨越。当前,随着金融危机的倒逼、科技进步的推动、宏观形势的变化,我市经济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经济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是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人才。温家宝总理8月份在XX考察时指出:“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企稳向好的形势下,必须依靠科技革命和高素质人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经济发展更具有可持续性和竞争力。”面对不“转”是退、慢“转”也是退的形势,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抓人才工作就是抓科学发展观的落实”的理念,把人才作为支撑科学发展最为宝贵、最可持续和最具潜在优势的战略资源来看待,加快人才优先发展和人才资本优先积累,依靠人才开发和科技进步推动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是寻求新增长点,打造区域竞争优势的迫切需要。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竞争,其核心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如果说过去的发展,更多的是拼资源、拼政策、拼廉价劳动力、拼环境容量,那么现在这些方面的比较优势已经明显弱化,再走“老路”就没有出路。近几年来,各地都十分重视人才工作,相继制定出台了人才引进的政策文件,把加强人才工作,作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实践证明,凡是引进了一大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地区,凡是科技含量、产品附加值比较高的产业及企业,发展的质态明显好,核心竞争力明显强。随着XX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只有紧紧抓住高素质人才这个核心,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时代精神,抢占人才工作制高点,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才能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把握主动权,步入快车道。
www.2xuewang.com 3.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是“危”中抢“机”,实现弯道超越的战略选择。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危机背后往往蕴含着机遇,危机背后必然是新一轮的洗牌,谁能率先“危”中抢“机”,化“危”为“机”,谁就能在新一轮经济振兴中走在最前列。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人才和科技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是最可持续的发展要素,奋力抢抓长三角一体化、XX沿海开发以及当前人才低成本的机遇,把招才引智工作放到优先位置,充分放大我市区位交通好、产业基础强、生态环境优、生活创业成本低的优势,像承接国际产业梯度转移一样,加快引进海内外高层次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为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腾飞提供人才保证。三、进一步明确深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目标举措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及党管人才原则;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先导,不断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坚持以引进培养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为重点,全力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以人才载体建设为抓手,积极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优化的人才队伍,使全市人才总量和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切实构筑人才高地,推动转型升级,为经济社会持续腾飞提供人才保证。
具体目标是:人才总量显著增长,到2015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超过25万,年均递增10%以上,每万人口拥有人才资源量超过1500;人才结构更趋合理,到2015年,产业人才达到20万,高层次人才达到8000,高级工以上的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总量20%以上;人才素质不断提高,到2015年,全市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占人才总数的比重不低于50%,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达到技术工人总量的20%以上,人才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外国专家、归国来如服务人才和智力项目数量显著增长,本土人才国际化进程显著加快,海内外人才交流合作更加密切;人才环境不断优化,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政府对人才的服务和引导更加务实高效,人才创新创业的支撑体系不断完善,建成“环境一流、机制灵活、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产出高效”的人才高地。
围绕以上目标任务,必须着力抓好三项重点工作:
(一)坚持人才优先,努力锻造推动科学发展的人才团队。
放大长三角一体化和XX沿海开发带来的叠加优势,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快集聚引领科学发展的“三创”型人才团队,依靠人才开发增强竞争优势。
一要加强支撑产业振兴的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围绕我市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大课题和重大工程,着力引进掌握核心技术、具备持续研发能力,具有国际国内行业领先水平的领军人才、首席专家和中青年博士担任项目负责人,担任企业研发骨干或直接来如创业。大力引进国际化高层次人才。确立人才工作“全球化”理念,积极推进以海外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的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建立灵活多样的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采取咨询、讲学、兼职、短期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赁等方式引进国内外人才。大力培育本土领军型创业创新人才。坚持盘活人才存量,重点加强以“龙头型”创业人才为重点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企业家能力提升工程”,结合我市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千百亿级企业和各类专业园区发展规划,大力实施“企业家emba培训计划”,定期选送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到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和世界500强企业学习培训,着力培育一支具有战略开拓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的现代企业家。
二要加强推动转型升级的紧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把研发人才、技能人才和特殊人才作为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转型的主力军,不断充实壮大。要建强工程技术人才团队。以专业一流、团队优秀、项目领先为标准,依托省“333”工程、“六大人才高峰”和XX市“226”工程,重点培养一批工程技术、资讯技术、生物技术等关键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和技术尖子。广大企业要围绕推进技术创新、专利、标准和品牌战略,加大专业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断增强知识产权、标准和品牌的创造力。要壮大技能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全市各类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及各类培训主体作用,加快技师学院建设进程,采取校企合作、“订单”培训等方式,为我市各类产业培养一批技能型人才。要强化新兴、特殊产业人才支撑。继续组织好“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各类专题人才招聘会,围绕港口物流、软件、服务外包、科技孵化、新传感网等新兴产业和本市特色产业,抓紧引进一批适用人才。
三要加强促进全面协调发展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党政干(本文来自www.2xuewang.com,转载请注明)部人才队伍建设。准确把握桥港新时代对党政人才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大党政人才尤其是党政领导干部的培养力度。通过开展党校集训、中心组集中学习、网上在线学习、领导干部自学、实践锻炼、境外培训等多种形式,着力培养具有较强战略思维、科学决策、统筹协调、开拓创新、依法行政和群众工作能力,具有世界眼光的外向型、复合型高素质领导人才。进一步完善党政后备干部人才储备制度,继续围绕紧缺专业招录高层次后备干部人才,健全管理考核机制,推动后备干部人才优胜劣汰,不断优化我市干部队伍结构。扎实推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以培育名工程师、名教师、名医师、名农艺师、名文艺人才为龙头,实施专业技术人才“青蓝工程”,在工程技术、教育、医疗、农业、文艺等领域,选拔一批有发展前景的专业技术人才重点培养,鼓励支持各类人才在岗位上积极开展发明创造、创新创优,形成专业技术人才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局面。扎实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要求,坚持“分类指导、分级负责、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有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着力培育一大批奋战在农村一线,掌握先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经营管理和特殊技能、适应农村发展形势的新型人才。大力实施大学生“村官”“双带双百双促”工程、“头雁”工程,健全考核评价和选用机制,加快实现大学生“村官”村村优。
,市委书记在全市人才工作大会上的讲话tag: 劳动保障,领导讲话稿,领导发言稿,领导讲话稿范文,领导讲话 - 劳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