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学网学习教育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六年级语文教案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城市的标识》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城市的标识》教案及教学反思

12-26 13:39:33   浏览次数:850  栏目:六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六年级语文教案模板,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城市的标识》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www.2xuewang.com

教案《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城市的标识》教案及教学反思》来自www.2xuewang.com网!/JiaoAn/YuWenJA6/86903.html

4 、对比感受,体会“树”成为城市的灵魂。
    (1)你迷失在被无数次复制过的城市里,你已经找不到回家的路。
    (2)树从迷失的暗处闪现出来,为我们引领通往故乡的曲折小径。
     (3)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4)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受?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三)理解为什么要以树作为城市的标识?
师: 在这千城一面的城市我们看到了每座城市都有它特有的树,作者把它看作城市的标志,
   1  朗读15——17段,思考:为什么要以树作为城市的标志呢? 你是怎样理解的,画出有关内容,即作批注,然后再读一读。
     2 交流
出示句子:
    最后只剩下了树,在忠心耿耿地守护着这一方水土;只剩下了树,在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这座城池的性格;只剩下了树,用汁液和绿荫在滋润着这城市中芸芸众生干涸的心灵。
(1)    读一读,这段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提示:作者连续用了三个只剩下了树,说明什么?
引读:他大声呼喊,也许有一天_________;她高声疾呼——--   
(2)    句子比较,读一读这两段话,比较有什么不同?
   最后只剩下了树,在忠心耿耿地守护着这一方水土;只剩下了树,在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这座城池的性格;只剩下了树,用汁液和绿荫在滋润着这城市中芸芸众生干涸的心灵。
 
最后只剩下了树,在忠心耿耿地守护着这一方水土;在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这座城池的性格;用汁液和绿荫在滋润着这城市中芸芸众生干涸的心灵。
    (3)有感情地在读一读这段话,体会排比的作用。
     运用什么方法写的?(排比)有什么好处?
    (4)师引读,积累背诵。
三、巩固延伸
      1、文章的题目是《城市的标志》课文的第7—14段讲了树成为城市的标志。课文的第1---6自然段不写行不行?(讨论)
      2.为什么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来描述城市的“多胞胎”这一现象呢?
      3.回忆我们还学过那篇课文的写法和本课相同? 
      4.总结全文
四.课外延伸:
      开展小调查,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标识?
板书设计                                                                          
                          城市的标识
                          城市的雷同
                          城市的不同
                    爱护树木    珍爱环境
 
      教学反思: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城市的雷同:一方面说明这些相同的标志让人茫然失措;另一方面是为了反衬城市的舒适为不可被替代的印记,不可被置换的标志,从而点题。教学时反复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和反复的朗读来体会文章的中心。

教案《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城市的标识》教案及教学反思》来自www.2xuewang.com网!/JiaoAn/YuWenJA6/86903.html

上一页  [1] [2]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城市的标识》教案及教学反思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资料 |学习教育试题课件下载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