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学网学习教育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中古诗词指导古典诗歌艺术手法鉴赏

古典诗歌艺术手法鉴赏

12-26 13:35:44   浏览次数:318  栏目:高中古诗词指导
标签:高中古诗词指导,高中古诗词赏析, 古典诗歌艺术手法鉴赏,http://www.2xuewang.com

【摘要】鉴于大家对www.2xuewang.com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整理了此文“古典诗歌艺术手法鉴赏”,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古典诗歌艺术手法鉴赏

(一)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

在诗句中直接表达出诗人的感情的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把自己因怀才不遇而生出的一腔愤懑、抑郁之情通过诗句喷泻而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感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到洛阳。

安史之乱后,杜甫贫病交加,带领全家漂泊在四川,当他听到官军收复了洛阳附近的部分州县时,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记下了自己欣喜若狂的快乐心情。直抒胸臆,"涕泪""喜欲狂""白日放歌"传达出了他的心情。

2.间接抒情:借助于其他景、物、人、事来委婉、含蓄、曲折地表达感情的都可称间接抒情,感情往往隐藏于诗句的背后。诗中最常见的,高考常考查的是借景抒情。

如: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冷寂、清凉的画面传达着离别者内心的凄苦之情。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元稹和白居易有很深的友谊。在白居易因事被贬江州之后,元稹听说了这个不幸的消息,写下了这首诗表达自己的感情。诗歌的前三句叙事言情,表达了自己听到了这个消息时陡然一惊,如何吃惊,作者却紧接一句写景――"暗风吹雨入寒窗",把自己内心的情感蕴含于景语之中,显得情深意厚。

高三总复习:古典诗歌鉴赏(2)

试题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咸阳①城西楼晚眺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①咸阳:秦汉两代的故都。②许浑:晚唐诗人。

《咸阳城西楼晚眺》是千古名篇,第二、三两联更是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从景物描绘与情感表达的角度分析其妙处。(6分)

分析:解答此题要对景物描绘、情感表达两个方面都有具体阐述,能够结合诗句内容,对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点作具体分析。切忌空答"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概念。

此诗的二、三两联将情感溶于景色之中传达出来:"云起""日沉""风满楼"极力渲染压抑沉重的境界,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愁苦和不安;"山雨欲来"写自然界即将到来的暴风雨,暗示出社会的衰败和动荡在作者内心引起的不安和忧虑。三联写昔日繁华的秦苑汉宫而今只有绿草荒野鸟飞蝉鸣,衰败的景象传达出作者的历史兴亡之感,世事代谢的悲叹,寄寓着对唐王朝由盛而衰江河日下而无法挽回的痛惜。

3.乐景表现乐情,哀景表现哀情

人的情感的悲喜哀乐有时来自自身的境遇,内心有了某种感情,去看外物,那么这物就往往沾染上了某种感情色彩,人高兴时自然景色就显得明丽怡人,悲哀时景色就显得黯淡凄楚,就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以我观物,则物皆著我之色彩。"诗人用乐景表现乐情,用哀景表现哀情。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首诗写于杜甫在饱经历乱后,暂且在成都草堂有了一个安身之地,其心情是愉悦安宁的。这首诗通篇写景,景色浓丽、美好,传达出作者愉悦欣喜的感情。这是乐景写乐情的例子。

哀景写哀情:

柳永的《雨霖铃》是写词人与恋人分别。古人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离别,是最让人黯然神伤的,这样的哀情怎样传达呢?词一开始就写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是一个秋天的傍晚,骤雨刚刚过去,一切显得凄冷而肃杀,寒蝉的鸣叫撕心裂肺;而长亭,是离别之处,是自古使人伤心欲绝的地方。这凄凉的景色渲染出了词人悲哀的情感。

高三总复习:古典诗歌鉴赏(3)

4.乐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

有时,诗歌描绘的景色与诗人抒发的感情是相反的,利用截然相反的事物在人内心形成的反差来达到一种艺术效果,用哀景写乐情,用乐景写哀情。这样情感的抒发,别有一番韵致。

乐景写哀情:

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这首诗一二句写了一座空虚冷落的古行宫,宫中鲜花盛开,正是春天来了。三四句写几个白头宫女,闲坐着回忆玄宗时候的往事,可见这几个宫女是玄宗时候的宫女,现在已经年华老去。抒写了宫女一生的凄凉,哀怨的情怀,寄托了诗人对世事昔盛今衰的感慨。诗歌所表现的是凄凉哀婉的心情,却着意描写"宫花红",根据我们生活中的体会,红花那热烈的色彩,盛开的景象,往往烘托欢乐的心情,热闹的场面,生机勃勃的青春,但在这首诗中,却与"古行宫""白头宫女"形成了反差,盛开的红花和寥落的行宫相映衬,让人有一种时移事迁的盛衰之感,春天的红花和宫女的白发相映衬,表现了红颜易老的人生感慨;红花美景与凄凉的心境相映衬,突出了宫女被禁闭的哀怨情绪。红花,在这里起了很大的作用,这都是利用好景致与坏心情的矛盾,突出中心思想。以乐景反衬哀情,其情之哀更增。

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这是一首送别诗,离愁别恨自然是诗歌抒发的感情。第一句"劳歌一曲解行舟"写友人乘舟离去,劳歌指送客时唱的歌,劳歌一曲,行舟将去,依恋与无奈之意顿生。第二句写景,"红叶青山水急流"写诗人送别朋友后所见的江上的景色。深秋时节,青峦叠翠,层林尽染,江水青碧,景色明丽爽洁,这应该属乐景。这景色与离别的愁绪形成反差,景色越美,对欢聚的留恋之情越深,也就反衬出离别的愁苦。古人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以倍增其哀乐。"

高三总复习:古典诗歌鉴赏(4)

(二)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从广义上看,可以包括下面内容:

1.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比、对偶、借代、夸张、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等。

2.用典:

用典是指诗歌当中对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前人妙语警句的引用,前者称"事典",后者称"语典"。用典的作用实际上与比喻相近,比喻是用眼前的事物作比方表达特征,用典是用古代的事物作比方表达意思,是借古喻今。我们需要弄清楚诗人要表达什么内容,再弄清典故的内容是什么,就比较容易看出诗人的意思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①--②题。(6分)

庆庵寺桃花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谢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的身份抗击元兵,兵败后潜入山中,隐居达十二年之久,拒不出仕。后被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绝食而死。此诗即写于隐居期间。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谢诗"寻"和白诗"觅"的对象分别是:

两诗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分别是: , 。(4分)

看过这首诗的注解,我们可得知诗的主旨:表达诗人的谢世之志--隐居山中,不与元朝统治者合作。通篇用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桃花源中人避秦来到与世隔绝之地,过着安乐的生活,渔郎无意中发现落英缤纷,缘着溪水发现这个天地,桃源中人请求他"不足为外人道"。第一句"寻得桃源好避秦",作者借避"秦"表达"避元"的意思,"桃红又是一年春",在自己的避所历经了一年又一年的时光。三四句陡然一转,翻出新意:落花不要随流水漂出,因为怕又一位渔郎发现自己的避世之所。典故使用,含蓄而又贴切地表达了自己的谢世之志。

[1] [2]  下一页

,古典诗歌艺术手法鉴赏
《古典诗歌艺术手法鉴赏》相关文章

tag: 诗歌  艺术  高中古诗词指导,高中古诗词指导,高中古诗词赏析,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中古诗词指导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资料 |学习教育试题课件下载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