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四年级数学教案模板,小学数学教案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http://www.2xuewang.com
(一)乘法算式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一第1—5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知道因数的概念,理解并掌握乘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学会应用乘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用除法来验算乘法,提高验算乘法的能力。
3.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2xuewang.com网 (www.2xuewang.com)]初步的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验算的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例1的挂图。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淘.教.案.网):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20×4= 14×3= 25×2=
80÷20= 42÷14= 50÷25=
80÷4= 42÷3= 50÷2=
口算时,让学生说说除法是怎样想的。
提问:每组里第一道是乘法,反过来可以得到几道相应的除法题?
2.口答。
( )X4=20 16~(
提问:( )里的数可以怎样算出来?
3.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过乘法计算,大家回顾一下学习了哪些乘法计算?(表内乘法、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
揭示课题:以往我们学习乘法,都是学习怎样进行乘法的计算。今天,我们要研究乘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讲解因数的概念。
(1)在6X4=24这道乘法算式里的三个数各叫什么数?
(2)说明乘数又叫做积的因数。让学生齐读第3页开头两行。
说出下列各式里谁是谁的因数。
19X3=57 15X4=60
(3)让学生举出乘法算式的例子,说明什么是积的因数。
2.教学例1。
(1)出示例1挂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图上画的什么?有几盒彩色笔?每盒都有几枝?
指名看插图编出乘法应用题。
学生编题后,揭示例1第(1)题:
每盒有12枝彩色笔,3盒一共有多少枝?
(2)让学生讨论列式解答,并板书。然后引导学生说出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因数、因数、积)在三个数下面分别板书出来,并提问:在这个乘法算式中,已知数叫做什么?求出的数叫做什么?它们有什么关系?
指出:从这个算式里可以看出,“因数X因数=积”,也就是说,
“积=因数X因数”。(板书:积=因数X因数)
(3)组织学生观察插图,指名要求口编两道除法应用题。
出示两道除法应用题,让学生解答在课本上。
提问:第2小题怎样解答的?[板书:36÷12=3(盒)]
[1] [2] 下一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