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邱生, 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拨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潼关怀古》)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描写黄河的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上一篇上一页12下一页下一篇【编者按】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比较稳定的部分。具体表现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形式。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每年必考。我们的对策是:文言虚词下苦功,文言实词不放松,课内文言打基础,课外阅读做补充。
一、文言虚词下苦功
我们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对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每一种用法后面都附有例句。文言虚词是古汉语中多年沿袭下来的一种语言现象,它的意义和用法一般都比较固定。我们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对每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务必做到了如指掌。在总复习阶段,让学生再重温一遍,以确保万无一失。
二、文言实词不放松
文言虚词是有限的,而文言实词是无限的。文言实词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难点,学生在翻译文句时,常常被句中的一两个实词卡住,就不能顺利通过,甚至导致全句理解的错误。积累文言实词,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文言水平,也最能反映学生文言文的基本功。我们要求学生熟记常用文言实词120个,由于任务比较繁重,除课外,我们在课内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吸收、消化。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学生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学生的文言水平就有了质的飞跃。
三、课内文言打基础
上一篇上一页12下一页下一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渡黄河诗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 桧檝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不覩人行迹。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黄河诗歌 【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因以感兴】
崔曙 吾友东南美,昔闻登此楼。人随川上逝,书向壁中留。 严子好真隐,谢公耽远游。清风初作颂,暇日复销忧。 时与文字古,迹将山水幽。已孤苍生望,空见黄河流。
流落年将晚,悲凉物已秋。天高不可问,掩泣赴行舟。 《渡黄河诗》
河流迅且浊。 汤汤不可陵。 桧檝难为榜。 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 荒畴余故塍。 不覩人行迹。 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 此水何当澄。
黄河钩沉 从青藏高原 一个名不见传的小土丘开始 拉长 泛黄之水 将先人粗糙的石器 和炎黄的呜咽 深埋 汇成一声呐喊拓展生命的异域 黄地毯 沿渤海湾 向龙宫延伸 会有一天 东海龙往
携娇美的龙女 踏地毯而来 月老下 和着雄浑的《船夫谣》
共饮一杯清冷的月光 和酒 与黄皮肤黑头发的 攀亲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 丹丘生。 将进酒 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
上一篇上一页12下一页下一篇1.诗中之“月”“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商山早行》(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诗中的残月对表现乡思之情起到何种作用呢?诗中的残月既衬托出诗人羁旅天涯的孤苦恃仃的形象,又和“鸡声”等景物的描写共同焙铸出浓烈的乡思之情。
2.诗中之“雁”秋去春来的候鸟鸿雁,和月亮一样,也是触动诗人们乡思的重要媒介,因而在乡思类诗词中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如:“烟渡渺渺梦悠悠,家在江南海尽头。音信稀疏兄弟隔,一声新雁九江秋。”《九江闻雁》(陈均)“一声新雁”和“九江秋”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是否合情?为什么?“一声新雁”和“九江秋”构成因果关系,看似很不合情,却是顺理成章,因为大雁南飞代表了秋天的到来,而这新雁一声最能触动人的乡思。用到“雁”这个意象的代表作品还有杜牧的《早雁》:“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髟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王湾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韦应物的“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刘禹锡的“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白居易“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李益的“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3、诗中之“梦”“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此夜断肠人不见,起看残月影徘徊。“《听角思归》(顾况)就诗中作者怎样运用记梦来表达乡思之情,我们可做这样的理解:“诗人描写梦中的故园已经荒废,说明离家已久,思情更切,长夜漫漫,梦魂颠倒,梦醒时分更觉断肠,继续入梦已不可能,起看残月,顾影徘徊,复听晓角,更是悲从中来。”写梦境表达思乡主题的还有,武元衡的《春兴》:“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司空图的《华下》:“敲园春归未有涯,小栏高槛别人家。五更惆帐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戎昱的《旅次寄湖南张郎中》:“寒江近户慢流声,竹影当窗月乱明。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另有诗中家信,诗中节日,诗中之声等,在此不再赘述。
上一页1下一页,高中古诗词的重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