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学网学习教育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六年级语文教案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商鞅南门立木》教案二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商鞅南门立木》教案二

12-26 13:45:35   浏览次数:977  栏目:六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六年级语文教案模板,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商鞅南门立木》教案二,http://www.2xuewang.com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会认字“鞅”、学会“孝、葫、础”三个会写字,掌握“葫芦、基础”,理解“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颜开、真心实意、惹是生非”等词语。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初步建立法制观念,在生活中要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3.指导学生体会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4.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故事好意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淘.教.案.网):
    第一课时
    一、 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借助资料,简介商鞅。
    2.说说从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借助字典理解新词的意思。
    2.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 检查初读情况
    1.检查生字新词学习情况。
    认读生字:孝、葫、础
    认读词语: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颜开、惹事生非、轰动、震动、基础
    2.分小节指读课文,正音。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指导学生根据记事文的要素简要概括。
    4.理清文章思路。
    指导学生将文章分为三部分。
    四、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指读第一部分。
    思考:商鞅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要说服秦孝公变法?
    五、 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回顾上文,复习导入
    简要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一)体会商鞅变法之难
    1默读第二小节,思考:商鞅实行变法困难在哪里?
    2.相机理解“重重”一词。
    (二)体会商鞅取信于民之难
    1. 指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思考:从“商鞅冥思苦想了好几天”和“终于”你知道了什么?告示挂出之后在全城有什么影响?(板书:轰动)
    2. 什么是“轰动”?联系有关句子具体说说。
    3. 快速浏览课文第六至第九小节,你从围观群众的言行之中体会到了什么?用简要的词语概括。
    (怀疑、害怕、不信任、不理解……)
    4.古人云“口乃心之门户”“言为心声”,又有一句话是说“行动是思想的外在表现”,请大家仔细研读第六至第九小节描写围观群众的议论和他们表现的句子,看你能不能走入人物的内心,读出他们的情感和认识?先自己读、想,然后和同桌讨论一下。
    5.学生汇报读书所得,老师相机指导理解、朗读。
    预设:句一“嘿,这倒是稀奇事,扛一根木头就赏金十两。”
    指导学生将一句话读成一个词语,抓住“稀奇事”体会此事的少见、不寻常。指导朗读句子,读好“嘿”的语气。
    句二“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怕是耍人玩儿的吧?”
    这是重点指导理解的句子。
    A理解“便宜”一词。
    不是十两黄金的价钱低,而是和得到黄金的报酬相比,扛木头的付出实在是太少了。这件事容易做而得到的报酬多得惊人。
    B耍人玩儿是什么意思?谁耍人玩儿?
    指导学生体会老百姓对朝廷的不信任。
    C指导朗读这句话。
    句三“这位新来的左庶长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指导学生理解俗语“葫芦里卖的

教案《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商鞅南门立木》教案二》来自www.2xuewang.com网!/JiaoAn/YuWenJA6/86212.html

什么药”,体会老百姓对此事的疑惑,并指导朗读。
    句四“更有一些胆小怕事的人,怕惹事生非,自讨苦吃,悄悄地溜走了”
    抓住“溜走”体会一些人极度的恐惧,从而看出他们对朝廷的不信任达到了极点。
    6.这消息如此轰动,可没有人心动,更没有人行动,深层次的原因在哪里呢?(人民对朝廷不信任、对商鞅不信任)
    7.指导分角色朗读围观人的对话,老师引读第九小节。
    (二)体会商鞅立木之用意和诚意
    1.第一天没人扛木头,第二天,商鞅又是怎么做的?
    2.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一位小伙子出场扛木头了。他仅仅是为了拿五百两黄金吗?读一读扛木头的这位小伙子的话,想一想他为什么这样说?相机指导朗读小伙子的话。
    3.不一会儿,小伙子“手捧五十两黄金,喜笑颜开地走了下来”。他仅仅是因为得到了那五十两赏金而高兴吗?
    4.商鞅郑重地宣布了什么?你从他的话语中听出了什么?指导学生体会商鞅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态度,并指导朗读。
    5.在这件事中,商鞅的做法和表现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体会“立木取信”影响之重大。
    1.商鞅“立木取信”一事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很大的震动(板书:震动)。“震动”是什么意思?有哪些人被震动了?被什么震动了?
    (相机板书: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2.想象一下,这件事之后,人们有会有什么表现?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引导学生联系上文,从人们对“立木”一事的议论,从对朝廷的态度,对待变法的态度等多方面进行想象。
    3.总之,商鞅南门立木的结果是——(引读)
    补充商鞅变法成功的部分历史资料,强调“立木”一事作用重大,为新法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小结:“诚信”一词,“诚”是由“言”与“成”组成,“信”是由“人”与“言”组成,这就是说“人只有言而有信,说到做到,才能成功”。
    四、 总结拓展,积累升华
    1.总结
    商鞅南门立木这个故事已经被载入史册。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对此事就做了记载。“立木南门”这个成语就出自这个故事,用来形容言而有信,取信于民。

[1] [2]  下一页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商鞅南门立木》教案二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资料 |学习教育试题课件下载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