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二年级语文教案模板,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www.2xuewang.com
1.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首古诗叫《咏柳》,你还能背下来吗?(指名背再齐背)
2.谈话。
你们还记得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对,他是诗人贺知章,他以写七绝为见长。他一生仕途顺利,直到八十六岁才告老还乡,在离开京城时,文武百官都来送行,直到城门外,唐玄宗还亲自写诗送行,真够风光荣耀。当他以一个普通老人的面貌回到阔别了五十年的故乡时,又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呢?
4. 揭示题目:
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回乡偶书》。(师板书课题)
5.用你喜欢的方式读古诗,同学们读课文时,应注意什么?(读书姿势要端正,一边读一边圈出生字,自己想办法熟悉它们。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5.学生自由读课文。
回忆古诗
学生回答(贺知章)
学生观察教师板书
学生按要求读诗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阅读兴趣。3、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过自己的家乡吗?他们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迷人的风景与建筑?随着年龄的增长,故乡也默默地发生了变化,你们发现了吗?
1、同桌交流生字。
2、小组交流识字方法,你是怎么记住“客、何、音”这三个字的?
3、小老师检查读生字。
4、开火车读生字。
5、给这三个生字组词
6、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
自由朗读诗句
指名读诗,强调个别字的读音,将诗句读通顺、流畅
明确学习方法,注意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指导。读通诗句巩固识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小黑板出示生字词。
2、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3、交流识字方法。注意区分“衰”与“衷”
1.学习第一二行。
(1)指名读第一二行。
(2)观察插图,从这两行诗中你知道了什么?(板书:少小、老大、乡音、无改、鬓毛衰)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4)质疑:你有什么要问的?(如:为什么几十年后作者还回到家乡来?这时他的心情如何?)
(5)解疑。
(6)指导朗读: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作者,在阔别多年后又返回到养育了自己的家乡与故乡的人们团聚,想到家乡人民的热烈欢迎、盛情款待的情景时一定会兴奋不已。现在谁能读出作者此时的喜悦心情?(指名读、齐读)
2.学习第三四行。
(1)指名读第三四行。
(2)观察插图,你从三四行诗中知道了什么?
(3)生试着说自己的理解。
(4)想象:儿童会说些什么?当时作者的心情如何?
(5)指导朗读。是啊,年迈的作者回到了故乡,小孩子们却把他当成了外来的客人,老人多么忧伤啊!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
3.再读古诗,体会情感。
⑴谁能用自己的话把全诗的意思讲一讲?
⑵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板书:思乡)
⑶小结:是啊,“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又有淡淡的忧伤,那么我们就带着对家乡的思念,怀着淡淡的忧伤读一读这首诗。
⑷配乐读。
4.背诵古诗。
结合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意思
根据老师的质疑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
根据理解再读古诗
根据学习一二行的方法学习三四行
表现无奈、忧伤等
学生再读
同桌互讲,全班交流,学生互评
请点击下载Word版完整教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案及教学反思》来自www.2xuewang.com网!/JiaoAn/YuWenJA2/79732.html,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案及教学反思